太陽黑子進入活躍期!秋冬恐有更多「強烈颱風」 專家揭對台影響

▲台師大地球科學系更透過跨國研究表明,「太陽黑子」的活躍,可能導致颱風變多、變強。(示意圖/翻攝中央氣署官網)
▲台師大地球科學系更透過跨國研究表明,「太陽黑子」的活躍,可能導致颱風變多、變強。(示意圖/翻攝中央氣署官網)

記者張志浩/綜合報導

近年由於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全球氣溫和海溫不斷攀升,許多學者認為未來颱風可能會變得更強,而台師大地球科學系更透過跨國研究表明,就連「太陽黑子」的活躍,也可能導致颱風變多、變強,尤其是在每年11月至隔年4月的「颱風淡季」,未來都將會有強烈颱風等級的天氣系統出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師大學地科系教授吳朝榮與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余進義共同發表研究論文提及,太陽黑子的活躍時期,較強的輻射會「加熱」地球表面,使平流層的大氣經向環流減弱,進而導致對流層頂部加熱,這個加熱效應,降低對流層的不穩定性,不穩定性再減弱「哈德利環流」(低緯度的熱力環流,信風來源之一);哈德利環流減弱再使得東北信風減弱,間接導致東北信風減弱。

全球暖化則增加副熱帶和熱帶之間的連結,使太陽活躍時期和颱風生成數量的相關性提高,海氣交互作用造成東北太平洋的海溫增暖,並將此增暖的訊號傳遞到熱帶中太平洋,熱帶中太平洋增暖減弱赤道上的沃克環流,導致深對流區域向東移動,進而使垂直風切減弱。以上3種變因,讓秋冬颱風生成的位置東移,有利於颱風停留在海洋上的時間加長,有更多時間吸收海洋中的能量與濕氣,增加颱風升級為超級颱風的可能性。

▲北市天文館預告,7月太陽黑子將會超出預期地大量出現。(圖/北市天文館)
▲太陽黑子在歷經多年後,即將進入活躍期。(圖/台北市立天文館提供)
有鑒於今明兩年地球正要進入太陽黑子活躍期,是否意味這兩年的秋冬會有超級颱風呢?氣象專家、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氣象學家在觀察近10多年的颱風變化時,確實有看到颱風越來越強的趨勢,不過此研究有提到,太陽黑子活躍的週期大約為11年,因此颱風在秋冬是否變強,是要看「長期趨勢」,並非太陽黑子活躍那段時間的秋冬季,颱風就會很強,11年週期內的長期發展才是重點。

至於針對台灣的影響,賈新興表示,研究中,太陽黑子對颱風的增強確實有跡可循,不過對於台灣來說,秋冬季由於太平洋高壓偏弱,且北方冷空氣勢力較強,因此西北太平洋「颱風路徑」上,主要都是以通過菲律賓至南海一帶為主,自有統計以來,12月有颱風侵台的,甚至只有2004年的南瑪都颱風。

▲秋冬颱風主要通過菲律賓至南海一帶為主,歷年12月,僅2004年的南瑪都颱風有襲台案例。(圖/翻攝中央氣署官網)
▲秋冬颱風主要通過菲律賓至南海一帶為主,歷年12月,僅2004年的南瑪都颱風有襲台案例。(圖/翻攝中央氣署官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