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10月31日證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本月於舊金山APEC會議期間的面對面會晤已初步敲定,但目前無法提供任何細節,若成真,將是自1年前印尼峇里島G20峰會以來,2人首次會面。有外媒分析指出,雖然此舉顯示雙方都有意緩解分歧,但美中關係短期內仍難迅速「解凍」。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不少外交觀察員,對本次會晤能實際取得的成效,基本上不抱太高期待,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伊恩(Chong Ja Ian)直言不會有重大突破或大幅解凍,只希望雙方更努力了解彼此立場,表達進一步對話的意願。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國際政治教授阿拉塞(David Arase)則認為,美中領導人會晤時,可能會討論一系列「廣泛的問題」,包含呼籲哈馬斯釋放人質、為加薩居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在「非戰略性領域」,如氣候變遷等加強合作。阿拉塞同樣不看好拜習會能取得重大成果,但可能會重啟定期磋商,從而阻止雙邊關係繼續下滑。
報導提到,有些區域國家會把這次會晤視為對美中關係穩定的渴望,甚至希望回到1990年代、2000年代的接觸狀態,但這是不可能的,即使美中都希望防止競爭失控,不過也沒有興趣回到從前,東南亞必須學會適應一個更具爭議、存在更多大國權力摩擦的世界。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阿爾弗雷德(Alfred Wu)則指出,拜習會的討論議題,取決於峰會時程表,如果領導人有更多時間,針對困擾雙邊關係的問題,進行更詳細的討論就好了;如果沒那麼多時間,2人可能會制定「管理關係的總體方向,開放溝通管道,不讓情況變得更糟」。
阿爾弗雷德坦言,美中都不期望長期存在的問題能得到解決,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中國的立場與美國、菲律賓及其他主權聲索國截然不同,這就是一個「僵局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國際政治教授阿拉塞(David Arase)則認為,美中領導人會晤時,可能會討論一系列「廣泛的問題」,包含呼籲哈馬斯釋放人質、為加薩居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在「非戰略性領域」,如氣候變遷等加強合作。阿拉塞同樣不看好拜習會能取得重大成果,但可能會重啟定期磋商,從而阻止雙邊關係繼續下滑。
報導提到,有些區域國家會把這次會晤視為對美中關係穩定的渴望,甚至希望回到1990年代、2000年代的接觸狀態,但這是不可能的,即使美中都希望防止競爭失控,不過也沒有興趣回到從前,東南亞必須學會適應一個更具爭議、存在更多大國權力摩擦的世界。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阿爾弗雷德(Alfred Wu)則指出,拜習會的討論議題,取決於峰會時程表,如果領導人有更多時間,針對困擾雙邊關係的問題,進行更詳細的討論就好了;如果沒那麼多時間,2人可能會制定「管理關係的總體方向,開放溝通管道,不讓情況變得更糟」。
阿爾弗雷德坦言,美中都不期望長期存在的問題能得到解決,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中國的立場與美國、菲律賓及其他主權聲索國截然不同,這就是一個「僵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