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21日專電)法國總統馬克宏昨天說,在保證有成效的前提下不排除近日造訪中東。相對他國領袖先後訪問以色列,馬克宏行動顯得猶豫,除法國在以巴衝突中角色受限外,更擔憂再度激化國內穆斯林和猶太兩龐大社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昨晚針對以巴衝突接受媒體採訪,表示不排除在「未來幾天或幾週之內」造訪中東,如果他能在這趟旅程中「取得有用成效」。他正積極和中東領袖對話,並說旅程將「端視和地區領袖在未來幾小時或幾天內的交流結果」。

此外馬克宏也指出,法國將儘快向埃及與加薩地區派送醫藥物資等緊急人道援助,藉由拉法關卡(Rafah crossing)的開放,法國希望「協助埃及在美國支援下的行動」。

拉法是連結埃及與加薩走廊的邊界關卡,遭圍困的加薩人民正絕望等待國際救援車隊到達。馬克宏說,法國決定增加1000萬歐元協助巴勒斯坦人民。

這是一趟有風險卻必須的訪程。哈瑪斯7日襲擊以色列以來,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納粹大屠殺80週年,帶著對以色列堅定的支持首先到訪;數小時後,以色列最重要盟友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抵達;接著則是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造訪以色列表達支持。

各界都在問,自詡為歐洲領袖的法國總統馬克宏是否訪問以色列?但顯然在這次造訪的規劃與行動力上,馬克宏罕見地猶豫不決,不斷權衡出訪以色列的利弊。

其中原因,便是法國分別擁有歐洲最大的穆斯林與猶太社群,同時也是伊斯蘭恐怖主義衝擊最大的國家之一,尤其在北部城市阿拉斯(Arras)教師遇刺身亡後,國內社會緊張氛圍直線竄升。

在最新以巴衝突中喪生的法國人數已達30人,更有7人仍遭哈瑪斯挾持,法國的猶太社群與以色列的法國人都引頸期盼馬克宏造訪。

但世界報(Le Monde)分析,總統不滿足於只展現團結,而是要「有用」;換言之,在確定取得人道或政策進展前,馬克宏應該不會出訪。

法國前總統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向世界報表示,法國在以巴議題上的角色相當有限,「拜登已經吃掉最大的餅了」;歐蘭德政府顧問岡澤(Gaspard Gantzer)更直指,「法國成為觀眾,以巴衝突議題10年來已被束之高閣」。

馬克宏走在鋼索上想保持「平衡」立場。他第一時間支持以色列自我捍衛的權利,卻也希望以國遵守國際法與人權;他支持巴勒斯坦建國,卻對現行兩國方案抱有疑慮。

當然,各界分析,讓馬克宏躊躇不前的,也包括國內局勢。強大的猶太和穆斯林社群讓政府「如履薄冰」。岡澤說,馬克宏不能惹怒任何一邊,同時還要監控教師遭伊斯蘭極端份子刺殺後的社會震盪。

費加洛報(Le Figaro)也指出,馬克宏擔憂出訪以色列會對國內緊繃情勢帶來的效應。19日他在與年輕族群對話時就坦言,害怕法國「分裂」,並擔心以巴衝突「會被帶進法國」。

法國同情巴勒斯坦民眾已經超越穆斯林社群,而在穆斯林世界眼中,巴黎是美國的同盟。一趟以色列的出訪,即便細心聚焦,仍有點燃國內緊張氛圍的風險。(編輯:韋樞)1121022

更多「以巴戰火再起」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