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統計,113學年共有51校、5898名額寄存教育部,其中國立大學有2校、29個名額,其中有15個名額來自台大同一個系,外界憂連台大都有招生危機。對此,台大今(16)日澄清,沒有招生危機,主要是為未來增設系所的名額需求預做準備,先撥用大學部一個系的15個名額寄存。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少子化衝擊下,為避免招生名額被砍,教育部自103學年起,允許大專校院將部分核定招生名額「寄存」在教育部,等學校認為招生情形好轉後,再向教育部申請取回寄存名額,教育界普遍形容該制度能「美化招生率」,卻未能實際改善學校生源減少的困境。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113學年主動調減(寄存)名額的公立大學有2校、29個名額,私立大學有14校、2687個名額;公立大學寄存的29個名額中,逾半來自台灣大學(15個),令人擔憂連台大都遇到招生危機。

台大今天表示,在總量控管機制下,該校透過向教育部申請名額寄存、擴增等方式,增加名額調配及使用之彈性,台大於113學年寄存15個名額,來自大學部同一個系。

台大說明,並無招生危機,相反的是因為太熱門,造成生師比太高,為維持教學品質才有調整,主要考量還有因應產業及社會發展需求之人才培育、為未來增設系所之名額需求預做準備。

台大指出,113學年度向教育部申請數個系所的招生名額擴增,碩士班及碩士在職專班獲准擴增,惟學士班未獲核准,為了增設系所的名額需求預做準備,因此撥用大學部一個系的15個名額先寄存,未來仍將視整體需求機動調整名額寄存策略,以發揮名額使用之最大效益。

教育部表示,為提供大學內部招生名額彈性調整機制,自103學年起開放大學自行申請主動調減(寄存)招生名額;台大先前也曾主動調減(寄存)名額,後續年度因招生需求,故再申請回復名額,而台大113學年再度主動調減(寄存)招生名額15名,教育部也予以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