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賊盜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你用自己的權力致富」- 《伯爵》
Netflix新片《伯爵》,一部黑暗諷刺吸血鬼喜劇,由《史賓賽》智利名導帕布羅·拉瑞恩執導。《伯爵》於九月初威尼斯影展首映,摘下最佳劇本殊榮後,於九月底串流上架。在這部劇本備受好評的「類型電影」中,智利獨裁者奧古斯圖·皮諾契(Augusto Pinochet)是一名吸血鬼,當他「活膩了」,他召集妻小,宣告他準備徹底告別人間,身邊的禿鷹卻打算在他死前,再好好撈他一回。但,皮諾契的錢到底藏在哪呢?
「沒有什麼比一個年輕女人的心臟更有營養了。」一個老婦人的聲音娓娓道來,他說著吸血鬼皮諾契的飲食習慣。在拉瑞恩這部籌劃多年的皮諾契電影中,他把皮諾契形容成一個「拒絕被稱為小偷」的殺人兇手。皮諾契説,「你可以把一個軍人稱為殺人兇手,或其他東西,但不能說我是小偷。」在奇幻電影中,一個獨裁者的世界觀是這樣的,殺人是為了純粹的樂趣,就像藝術,需要技藝。他得要知道怎麼謀殺、謀殺誰、吃什麼部位、怎麼處理,血才能新鮮,讓人回春。在拉瑞恩的邪典電影宇宙中,皮諾切的殺人藝術,最終極的展現就是地下室,一個男人面對著他冷凍心臟庫房的那台果汁機。
而且,他不吃有腐味的心臟。老到沒力氣狩獵的他,儘管永生,再也無從更新、振奮自己沮喪的不朽之軀。而且,金錢,在這個宇宙觀下,僅是這些能力的合理報償,因謀殺而致富的人,不應該被稱為小偷。他老到不想辯駁,不過看似輕度失智的他,究竟是真忘記,還是假裝忘記?就像這部諷刺故事中提醒我們的,皮諾切因為是吸血鬼,靠著一次次「裝死」,躲過政敵的謀殺。
這顯然是謬論。就像是台灣走過威權時代後的「黨產問題」會經過的各種口水仗一樣,智利走出獨裁時代,卻必須面對昔日獨裁殺人兇手盤根錯節的經濟影響力。《伯爵》的有趣之處就在,不同於台灣的轉型正義電影(如《流麻溝十五號》),《伯爵》最表面是一個吸血鬼家庭族長的「厭世」日記,一部豪門遺產風波八點檔。這是一部用吸血鬼類型包裝的家族電影,在典型通俗劇遺產與醜聞的情節走向之外,卻是對仍在走出威權、走在轉型正義路上的智利的政治與宗教諷刺電影。故事中,全家與會計師會面,皮諾契的小兒子對不耐煩的兄妹説:「就是這一層又一層又一層的謊言,讓我們成為富翁的」,而故事結構與風格的「一層又一層又一層」,就像是現實世界的地層,必須被考古。
這部沒有太多人討論的電影中,其實有著不少意外的樂趣。源自於「吸血鬼」的高概念設定,拉瑞恩採用了B級片的口吻,就像他過往的其他作品《追緝聶魯達》、《命運解剖師》一樣,把(左派)批判意識藏在臺詞裡面,人物的荒唐行徑一閃即過,真正荒唐的是空無一物的狀態。
當故事因為請來了一名來自天主教教會的會計師,隨著會計師的抽絲剝繭,迅速地將政治諷刺轉往對宗教的批判。一名如此入世、卻已準備好獻身天主的「處女」會計師,把自己青春胴體放置於大吸血鬼皮諾契面前,修女會計師心中的上帝,與教會其他修女心心念念的遺產報告的關聯是什麼呢?智利貪婪的教會形象,拉瑞恩早在《贖罪俱樂部》就狠狠批判過一輪了,當年的戀童癖問題,現在變成更古典的修女形象,世俗(資本主義)與神聖(聖女貞德形象)的衝突,在這裡透過天主教的廣布,讓智利的獨裁問題、宗教問題,與世界的資本主義擴張問題連結起來。在故事的結尾,《伯爵》通過虛構文體的架空設定,建構了皮諾契的生世神話,把智利的命運,連結上後冷戰、新自由主義時代歐美列強的拉美政策。於是,我們才知道,喜歡干預阿根廷政治的英國,在拉美勢力失事的前日不落帝國最後政治強人柴契爾夫人,整部片的英語口白,就是她。
語言上,這是一部道地的智利西語片,但在探討教會與獨裁者對國家財富的貪污問題時,選擇用標種的英國腔英語談論「富豪們」的生活習性,下從吸血鬼飲食學,上至古董、名書,這些對上層階級透徹卻深刻地剖析,我們在拉瑞恩的《第一夫人的秘密》、《史賓賽》中都見過了,而在《伯爵》中,卻是一個不完美卻野心勃勃、深富趣味的集大成作品。導演拉瑞恩把他自己一直以來對正統、白人,甚至自己左翼家庭出身的原罪感,用電影宇宙才能有的惡趣味,嫁接在獨裁者皮諾契蒼老的身體上。
拉瑞恩在這部片擁抱了自己作品中向來的猶豫不決,把這種猶豫不決用在他長年想批評的獨裁者和教會上,巧妙嫁接了修女與吸血鬼的純真與邪惡,讓非二元的混雜與混亂狀態,符號的疊合,疊合,再疊合,對電影史進行召喚,超越劇本中提供的史實的資訊功能,變成一種超出簡單惡趣味、能架構神話的顛覆能量。
情節上,明白的告訴我們,如今聲嘶力竭(超越冷靜事實陳述)控訴獨裁者血腥屠殺的情緒為何意義不大;畢竟,以皮諾契為例,他們內心的愛,通常是偷竊而不是屠殺。同時,充滿神秘感與禁慾感的的天主教,通過一個極度性感的處女修女來扮演一個極度不性感的職業(會計師),僅是批評代表人類精神救贖的「機構」墮落,本身也是一種無產出的自我慰藉。
另外,從攝影師拉赫曼(Edward Lachman)的攝影、過度鋪張的經典古典樂名曲無縫嫁接的炫技上,我們也能感覺到,在這部最終賣給串流平台的智利作品(而且是一間公司獨資),實用與純粹美學兩者間的平衡。這種實用性發生在,結局生母柴契爾夫人突然出現,刻意製造了商業性高的情節反轉(吸血鬼大亂鬥),靠突然出場的人物來架構架空、嫁接史實,儘管刻意,但或許能讓平台買單。這樣的操作對筆者而言並無不可。更何況,以拉瑞恩長年的作品脈絡來說,從情節到手法都是一種成長,超越了自身作品在批判、獨立性的侷限,也跨越了總是替歐美打工的第三世界電影的侷限。
於是,整個故事高概念的起點:如果,如果我們以為無恥的獨裁者,從不覺得羞恥,但有一天,永生的身體受夠了自己出生不明、子女不孝、管家背叛、老婆偷情、人民抹黑。現實世界中,沒有永生的吸血鬼,真正永生的是資本主義。電影的結尾,吸血鬼皮諾契躲過了驅魔師修女、管家的背叛,他成功的喝到新鮮的血,提醒著我們,無論是吸血鬼或者資本主義,能夠讓他們永生不朽而不自取滅亡的,總是因為他們能像莫比烏斯蛇,自食其類。
「比起年輕女性,沒有什麼比一個吸血鬼的心臟,更能另一個吸血鬼興奮。」這是《伯爵》這部替獨裁吸血鬼長照的複雜類型片,最幽默的一個片刻。
●作者:沈怡昕/影評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有什麼比一個年輕女人的心臟更有營養了。」一個老婦人的聲音娓娓道來,他說著吸血鬼皮諾契的飲食習慣。在拉瑞恩這部籌劃多年的皮諾契電影中,他把皮諾契形容成一個「拒絕被稱為小偷」的殺人兇手。皮諾契説,「你可以把一個軍人稱為殺人兇手,或其他東西,但不能說我是小偷。」在奇幻電影中,一個獨裁者的世界觀是這樣的,殺人是為了純粹的樂趣,就像藝術,需要技藝。他得要知道怎麼謀殺、謀殺誰、吃什麼部位、怎麼處理,血才能新鮮,讓人回春。在拉瑞恩的邪典電影宇宙中,皮諾切的殺人藝術,最終極的展現就是地下室,一個男人面對著他冷凍心臟庫房的那台果汁機。
而且,他不吃有腐味的心臟。老到沒力氣狩獵的他,儘管永生,再也無從更新、振奮自己沮喪的不朽之軀。而且,金錢,在這個宇宙觀下,僅是這些能力的合理報償,因謀殺而致富的人,不應該被稱為小偷。他老到不想辯駁,不過看似輕度失智的他,究竟是真忘記,還是假裝忘記?就像這部諷刺故事中提醒我們的,皮諾切因為是吸血鬼,靠著一次次「裝死」,躲過政敵的謀殺。
這顯然是謬論。就像是台灣走過威權時代後的「黨產問題」會經過的各種口水仗一樣,智利走出獨裁時代,卻必須面對昔日獨裁殺人兇手盤根錯節的經濟影響力。《伯爵》的有趣之處就在,不同於台灣的轉型正義電影(如《流麻溝十五號》),《伯爵》最表面是一個吸血鬼家庭族長的「厭世」日記,一部豪門遺產風波八點檔。這是一部用吸血鬼類型包裝的家族電影,在典型通俗劇遺產與醜聞的情節走向之外,卻是對仍在走出威權、走在轉型正義路上的智利的政治與宗教諷刺電影。故事中,全家與會計師會面,皮諾契的小兒子對不耐煩的兄妹説:「就是這一層又一層又一層的謊言,讓我們成為富翁的」,而故事結構與風格的「一層又一層又一層」,就像是現實世界的地層,必須被考古。
這部沒有太多人討論的電影中,其實有著不少意外的樂趣。源自於「吸血鬼」的高概念設定,拉瑞恩採用了B級片的口吻,就像他過往的其他作品《追緝聶魯達》、《命運解剖師》一樣,把(左派)批判意識藏在臺詞裡面,人物的荒唐行徑一閃即過,真正荒唐的是空無一物的狀態。
當故事因為請來了一名來自天主教教會的會計師,隨著會計師的抽絲剝繭,迅速地將政治諷刺轉往對宗教的批判。一名如此入世、卻已準備好獻身天主的「處女」會計師,把自己青春胴體放置於大吸血鬼皮諾契面前,修女會計師心中的上帝,與教會其他修女心心念念的遺產報告的關聯是什麼呢?智利貪婪的教會形象,拉瑞恩早在《贖罪俱樂部》就狠狠批判過一輪了,當年的戀童癖問題,現在變成更古典的修女形象,世俗(資本主義)與神聖(聖女貞德形象)的衝突,在這裡透過天主教的廣布,讓智利的獨裁問題、宗教問題,與世界的資本主義擴張問題連結起來。在故事的結尾,《伯爵》通過虛構文體的架空設定,建構了皮諾契的生世神話,把智利的命運,連結上後冷戰、新自由主義時代歐美列強的拉美政策。於是,我們才知道,喜歡干預阿根廷政治的英國,在拉美勢力失事的前日不落帝國最後政治強人柴契爾夫人,整部片的英語口白,就是她。
語言上,這是一部道地的智利西語片,但在探討教會與獨裁者對國家財富的貪污問題時,選擇用標種的英國腔英語談論「富豪們」的生活習性,下從吸血鬼飲食學,上至古董、名書,這些對上層階級透徹卻深刻地剖析,我們在拉瑞恩的《第一夫人的秘密》、《史賓賽》中都見過了,而在《伯爵》中,卻是一個不完美卻野心勃勃、深富趣味的集大成作品。導演拉瑞恩把他自己一直以來對正統、白人,甚至自己左翼家庭出身的原罪感,用電影宇宙才能有的惡趣味,嫁接在獨裁者皮諾契蒼老的身體上。
拉瑞恩在這部片擁抱了自己作品中向來的猶豫不決,把這種猶豫不決用在他長年想批評的獨裁者和教會上,巧妙嫁接了修女與吸血鬼的純真與邪惡,讓非二元的混雜與混亂狀態,符號的疊合,疊合,再疊合,對電影史進行召喚,超越劇本中提供的史實的資訊功能,變成一種超出簡單惡趣味、能架構神話的顛覆能量。
情節上,明白的告訴我們,如今聲嘶力竭(超越冷靜事實陳述)控訴獨裁者血腥屠殺的情緒為何意義不大;畢竟,以皮諾契為例,他們內心的愛,通常是偷竊而不是屠殺。同時,充滿神秘感與禁慾感的的天主教,通過一個極度性感的處女修女來扮演一個極度不性感的職業(會計師),僅是批評代表人類精神救贖的「機構」墮落,本身也是一種無產出的自我慰藉。
另外,從攝影師拉赫曼(Edward Lachman)的攝影、過度鋪張的經典古典樂名曲無縫嫁接的炫技上,我們也能感覺到,在這部最終賣給串流平台的智利作品(而且是一間公司獨資),實用與純粹美學兩者間的平衡。這種實用性發生在,結局生母柴契爾夫人突然出現,刻意製造了商業性高的情節反轉(吸血鬼大亂鬥),靠突然出場的人物來架構架空、嫁接史實,儘管刻意,但或許能讓平台買單。這樣的操作對筆者而言並無不可。更何況,以拉瑞恩長年的作品脈絡來說,從情節到手法都是一種成長,超越了自身作品在批判、獨立性的侷限,也跨越了總是替歐美打工的第三世界電影的侷限。
於是,整個故事高概念的起點:如果,如果我們以為無恥的獨裁者,從不覺得羞恥,但有一天,永生的身體受夠了自己出生不明、子女不孝、管家背叛、老婆偷情、人民抹黑。現實世界中,沒有永生的吸血鬼,真正永生的是資本主義。電影的結尾,吸血鬼皮諾契躲過了驅魔師修女、管家的背叛,他成功的喝到新鮮的血,提醒著我們,無論是吸血鬼或者資本主義,能夠讓他們永生不朽而不自取滅亡的,總是因為他們能像莫比烏斯蛇,自食其類。
「比起年輕女性,沒有什麼比一個吸血鬼的心臟,更能另一個吸血鬼興奮。」這是《伯爵》這部替獨裁吸血鬼長照的複雜類型片,最幽默的一個片刻。
●作者:沈怡昕/影評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