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在10月8日結束所有賽程,並在晚上完成閉幕式,今(9)日媒體村的運營也告結束。《NOWnews》記者三人搭機返台,也在最後和讀者們分享本屆亞運的所見趣事,以及選手為中華隊爭取榮譽的感動時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屆中華隊19金20銀28銅,共獲得67面將牌,雖然射箭、射擊、舉重、跆拳道等傳統項目發揮不理想,不過划艇、電競、圍棋等新興項目發揮出色,空手道和滑輪溜冰也保持好成績,最終追平1998年曼谷亞運19金的隊史紀錄。

杭州亞運場館、硬體設備準備用心 場館與場館之間的移動是大工程

▲杭州亞運奧體中心體育館。(圖/特派記者葉政勳攝)
▲杭州亞運奧體中心體育館。(圖/特派記者葉政勳攝)
這次亞運在杭州舉辦,由於兩岸之間特殊的關係,因此台灣和中國都對此十分關注。純以場館的硬體設備來說,這次主辦方的籌備確實無可挑剔,不少選手稱讚使用起來舒適,服務人員也主動幫忙解決要求,盡量讓選手、教練、隨隊人員和媒體能夠完成比賽和各自的工作。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場館之間的距離相當遠,而且彼此之間沒有固定通車,必須坐回媒體中心(MMC)在轉車前往,這樣一來一往常常需要花2-3個小時。而在前幾天賽程還很緊湊時,各家媒體常常一天要跑3個以上的場館,不得不選擇自己叫計程車前往,多出一筆不小的消費。

所幸當地為了保持賽會期間的交通順暢,在杭州以及各周邊城市實施限行,僅有大會巴士以及特定接駁車輛得以通行,因此沒有塞車和因為移動而趕不上行程的問題。

與各國工作人員、媒體交流情報 中華隊梅花旗徽章超搶手

▲杭州亞運中華代表隊「梅花」徽章相當搶手,不少國家的媒體和工作人員主動想來換。(圖/特派黃建霖攝)
▲杭州亞運中華代表隊「梅花」徽章相當搶手,不少國家的媒體和工作人員主動想來換。(圖/特派黃建霖攝)
對於許多媒體來說,這次亞運十分忙碌,其實沒有太多放鬆的時刻。休息時的少數消遣就是和其他國家的媒體交流,以及交換彼此代表隊的徽章。

除了一些八卦和茶餘飯後的話題之外,彼此交換所知的情報也是必要的,像是戴資穎在本屆羽球女子單打賽事爆冷出局,一些日本記者訪問完大堀彩後,也過來關心小戴的狀況,詢問她是不是身上有傷。

至於徽章方面,中華代表團在1980年代後參與國際運動賽事均以「梅花旗」作為標誌,造型獨特、也有美感。各國記者、甚至是大會工作人員都會主動過來換,十分搶手。甚至還有專門收集的人表示,願意用珍貴的歷代奧運徽章一次來換多個。

選手場下真情流露 3X3男籃奪冠有如作夢一般

▲杭州亞運3X3籃球金牌戰,林信寬投進致勝球,幫助中華隊奪金。(圖/中華奧會提供)
▲杭州亞運3X3籃球金牌戰,林信寬投進致勝球,幫助中華隊奪金。(圖/中華奧會提供)
這一次亞運近距離採訪選手在國外征戰,也讓人見到他們私底下真情流露的一面,35歲柔道老將連珍羚在亞運擊敗日本宿敵玉置桃、圓夢奪金,賽後痛哭宣洩情緒;拳擊好手甘家葳浴血奮戰,拿下銀牌紀念亡母;滑輪溜冰選手黃玉霖前一天因為爭議判決而失去名次,隔天仍不放棄衝刺壓線、逆轉擊敗韓國奪金——這些珍貴又充滿情緒的時刻,讓不少記者都為之動容。

而對於筆者來說,最有感觸的應該還是3X3中華男籃逆轉卡達奪金的那一刻,卡達球員的平均身高幾乎比中華隊球員高上10公分,現場的直觀感受又更明顯,開賽陷入0:5落後之後,其實不少人都陷入絕望的情緒當中。

但是場上的4名台灣小將並沒有放棄,積極爭搶強權、更難能可貴的是靈活改變戰術,連續開了多次後門,努力將比分追近,也讓卡達選手感受到壓力。

比賽最後階段,汪哲宇補籃得手、江均果斷切入,讓雙方形成平手,林信寬取得犯規站上罰球線時,現場記者幾乎都屏氣凝神,但手上的工作卻也不能停下來。最後這位新科職籃狀元穩穩罰進兩球,率隊取勝,球場內的觀眾不分國界、爆出如雷歡呼聲。

台灣男籃在國際賽上很少有冠軍機會,這次雖然是3X3項目,但在亞運賽會以小搏大、真的讓人揚眉吐氣。

更多「杭州亞運精采時刻」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