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潛艦對水面艦的不對稱優勢。
※第一島鏈的問題。


新聞

9月28日,在不邀請軍事線媒體朋友與會的狀況下,台灣首艘海鯤號由蔡英文總統主持下在台船高雄廠區與國人首度見面,這艘新潛艦因牽涉到後續的洩密案,能否增強海軍戰力而引起大眾極大關注。

※潛艦對水面艦的不對稱優勢。

近年來常見各界引用的不對稱作戰這一詞,其實是大眾的誤用,不對稱作戰指的是在相同的戰具下,某一方引用新奇戰術、戰法,進而導致戰爭的獲勝,不過近年專家所指稱的不對稱作戰多半指的是新武器對抗舊武器所獲得的優勢。

以上述這種講法來說潛艦自發明並進入海軍服役以來,本身就是一種不對稱作戰的利器,傳統的船堅炮利以及大戰艦時代漸漸被這種不入流的武器所摧毀,戰艦或是巡洋戰艦這兩種級別的艦艇已經不再出現在海軍的行列上。

從武器來看潛艦的武器也是不對稱的,過往在大砲艦與互相砲擊的年代,海戰雙方即使被轟擊好幾發砲彈都不會沉沒,但很可能只要命中1到2枚魚雷就可以把對方軍艦擊沉,這種樣態到目前依舊是如此,在每兩年的環太平洋演習中,所謂的擊沉演習(SINKEX)中,靶艦在各式砲彈與反艦飛彈的狂轟濫炸下依舊健在,最終會由艦艇或潛艦發射魚雷將靶艦擊沉。

潛艦的另類優勢在於水聲環境的複雜,空軍戰機與飛行物的探測以雷達進行,雷達波反射後就可粗略知道敵方飛行器位置,海軍聲納也類似同樣原理。但海洋環境牽涉到諸多水文因素,各海域洋流、溫度、鹽分、密度等都會影響到聲納效能,聲納拍發後不見得會直線反彈,進而形成陰影區(Shadow Zone),講白一點就是潛艦不太好被「聽」到,這進而形成戰術上的優勢,當然能否發會種優勢並取得戰鬥勝利,端看每交戰雙方艦長的素質了。

▲潛艦因水文環境因素等致使潛艦偵測相當困難,這使得潛艦具備對抗水面艦的不對稱作戰優勢。(圖/翻攝自北約官網)
▲潛艦因水文環境因素等致使潛艦偵測相當困難,這使得潛艦具備對抗水面艦的不對稱作戰優勢。(圖/翻攝自北約官網)
海軍當然知道潛艦的優勢,早在先前的6108億軍購案就已經提出,目前P-3C反潛機與愛國者飛彈已經陸續到位,剩下的潛艦購案因各種因素制肘,迫使台灣朝自製潛艦這一途徑邁進,這邊所謂的自製不能以各系統完全自製當標的論述,若從自己籌獲各系統,由廠商整合,以邊做邊學的方式獲得潛艦的說法會比較完善,雖然這條路徑起步算晚但還是值得鼓勵。

※第一島鏈的問題。

台灣海鯤號潛艦問世引起民眾極大的關注,褒貶都有,第一艘潛艦說真的一般會以較為寬鬆的標準來看待,以韓國潛艦發展路徑為例,即使在先前授權引進生產,培訓自己的技工與工程師,後續完全自製的情況下,第一艘韓製潛艦的出航也是問題不斷,之後也是陸續改正後才慢慢形成戰力。台灣潛艦在各方面經驗與技術都比較欠缺,因此整個「學習曲線」可能會較外國來得長。

新潛艦問世後也引起戰力是否增強的討論,首先要說明的是,潛艦雖然是海軍的不對稱作戰利器,但也有運用上的限制,比較明顯的制約因素為水深,透過相關論述可知,臺海兩岸之間的海域水淺不利潛艦作戰,這是由於要扣除潛艦艦體高度以及之後的航行安全深度,東扣西扣的結果,台灣潛艦能運用的範圍侷限在東台灣與西南海域。

在這種狀況下有許多評論指出,台灣有了新潛艦後可以守住第一島鏈的論調,這論調略嫌誇大。首先,海空軍機艦都算是攻勢軍種,主要的目的是殲滅敵軍有生戰力後,再運用部分制海與制空權去進行下一階段戰役。

其次是,海域與空域跟陸地上防線不一樣,陸軍可以長時間固守在某一防線內,但海空軍因燃料因素不可能長期固守一條線,這種軍種特性使得固守巴士海峽或是第一島鏈的諸多論調變成不可行,即使以數量來看,擁有20幾艘潛艦的日本海上自衛隊,若真要固守第一島鏈也略嫌勉強。

退一步說,台灣發展潛艦的用途是甚麼要先釐清,若傾全力發展潛艦後要固守巴士海峽或第一島鏈,那我們要問固守第一島鏈之後呢?是苦撐待援還是前進到福建沿岸以潛艦布雷?眾多的戰術細節其實在軍武圈已經引起許多激烈的爭辯,不過總的來說,由於潛艦造價高昂因此被海軍列為戰略資產,必要的時候會以擊毀敵高價值艦艇當作第一考量,這些艦艇例如航艦或是登陸艦等。

撥發巨資興建潛艦捍衛台灣海權,這是常人所能接受的觀念,但捍衛海權的作法是要擊毀對方的有生戰力,海軍與國防部必須適時地把這種概念向國人概述,而非放任許多評論所言要守住第一島鏈與巴士海峽,很難做到的事情若一再鼓吹,難免會讓民眾有一種依賴感,雖然短時間可以增加民心士氣,但戰時若真的守不住時,衝擊民心士氣的效果會更大。軍方必須把潛艦運用真實的情況向大眾適時地告知,讓大眾知道潛艦的運用與限制,這會比一味的正面報導效果要好得多。

▲對抗潛艦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潛制潛,魚雷攜帶較多的彈藥因此能造成敵艦極大的破壞。(圖/翻攝自雷神公司)
▲對抗潛艦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潛制潛,魚雷攜帶較多的彈藥因此能造成敵艦極大的破壞。(圖/翻攝自雷神公司)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