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持續升溫,但在華為疑似突破技術限制推出旗艦機款後,白宮也傳出將於今年10月升級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禁令。《日經亞洲》在一篇報導中引述了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的說法,稱年底前國科會將會公布一份關鍵技術保護清單,列出哪些台廠是需要受保護免受中國影響的核心技術。
包含美國、日本與歐盟近年來對於中國推動先進技術感到擔憂,歐盟委員會日前也宣布將對「可能對歐盟經濟安全構成風險」的關鍵技術進行設限,將跟進美國公布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技術能力的政策,這些領域多半鎖定在半導體、量子運算、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等方面。
顧立雄在接受《日經》訪問時表示,台灣也和這些國家抱持同樣的擔憂,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台灣早在1992年制定了《兩岸關係法》,藉此對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投資、技術轉移進行更嚴格的審查,經濟部國貿局也有更具體的出口管制機制。
而為了在科技領域的聯繫與互動上進一步進行保護,今年底將推出一份政策,定義國家的「核心技術」,包含了半導體、農業、航太和資訊與通訊技術(ICT)等行業,並釐清上述領域內投資、技術轉移、人力和營運的問題。
顧立雄指出,中國的目標是台灣的上游IC設計,過去北京曾多次對台灣農產品實施進口禁令,但從未對半導體行業實施進口禁令,「新政策將把供應鏈和半導體中的關鍵技術,提升至『國家安全』水平以便進行更嚴格的審查,目的是阻止中國獲取關鍵技術。」
報導指出,該法律會對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投資與技術轉移擬議進行更嚴格的審查,並授權我國政府審查、批准或拒絕此類提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顧立雄在接受《日經》訪問時表示,台灣也和這些國家抱持同樣的擔憂,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台灣早在1992年制定了《兩岸關係法》,藉此對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投資、技術轉移進行更嚴格的審查,經濟部國貿局也有更具體的出口管制機制。
而為了在科技領域的聯繫與互動上進一步進行保護,今年底將推出一份政策,定義國家的「核心技術」,包含了半導體、農業、航太和資訊與通訊技術(ICT)等行業,並釐清上述領域內投資、技術轉移、人力和營運的問題。
顧立雄指出,中國的目標是台灣的上游IC設計,過去北京曾多次對台灣農產品實施進口禁令,但從未對半導體行業實施進口禁令,「新政策將把供應鏈和半導體中的關鍵技術,提升至『國家安全』水平以便進行更嚴格的審查,目的是阻止中國獲取關鍵技術。」
報導指出,該法律會對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投資與技術轉移擬議進行更嚴格的審查,並授權我國政府審查、批准或拒絕此類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