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藍白合,柯文哲陣營頻頻出招,先是批國民黨不比民調、又要正的,是「哪門子合作?」,之後參加深藍活動時又說「最後一定會合」,本以為態度軟化,民眾黨發言人又提出公信力第三方民調決定勝負、輸的退選,再次拉高調子 ; 柯出國前受訪更加碼表示,只想合作、不想比民調,那不叫合作、 而是叫「併吞」,且重申輸的人是退選,不是當副手。柯營很明顯地想藉「和戰」兩手策略,除了讓國民黨摸不清楚底牌外,當然也希望藉此以小搏大,增加博弈籌碼,換取國民黨更多的讓利。而藉比拚民調,不僅可以主導議題、甚至可制約藍白協商進程,當然柯也會認為自己勝率較高,所以即便被認為民調決勝負盲點明顯,甚至會被綠營操弄,現階段仍是柯陣營的主要戰術,至少能確保民眾黨在協商過程中立於不敗之地。
面對柯營出牌,侯友宜陣營多表示尊重民眾黨對藍白合的各種意見及說法,「侯、柯始終維持良好互動」,而對於柯的二度訪美,侯與黨主席朱立倫也祝福柯此行順利圓滿 ; 很明顯的,侯陣營對柯仍是展現明顯的「友柯」戰略與態度,當然是因為侯陣營與國民黨確實期待以藍白合、特別是以「侯柯配」的正副組合來扳倒民進黨執政,他們當然也知道柯的盤算,但總是口不出惡言,希望能為藍白合醞釀和緩的氣氛,確實算是一種善意與誠意的展現。
畢竟就政黨總體戰力來說,國民黨相對於民眾黨,仍有明顯的優勢。首先,三分之二縣市長席次,立委席次接近民眾黨的八倍,縣市議員更不用說了,這些紮實的各層級公職更建構出了國民黨綿密的地方組織系統,完全不是民眾黨能比拚的 ; 退一步來說,就算藍白合真依照柯P的民調決定來定輸贏,而柯也勝出,國民黨的地方組織力量會真心實意以柯馬首是瞻、無條件幫他奮力動員嗎?當然有滿滿懸念。況且侯友宜的被徵召,黨中央也徵詢過縣市長及立委、甚至立委候選人的意見,同時搭配黨內民調來綜合評估才決定徵召,除正當性外,侯當然也有鐵桿支持力量,這都不是柯藉由不斷出牌,想以小搏大就能撼動的 ; 遑論侯若真能當選總統,中央地方磨合速度會更快,串聯會更深,當然更符合縣市長利益,這都是國民黨在藍白合過程中的關鍵籌碼。
其次,下任總統的執政關鍵勢必是在美、中兩強權力競逐中,維持平衡並確保台灣最大利益,讓兩岸安定、台灣安全、世界安心,若從此點來看,侯在這談判的權力資源中也遠勝柯。畢竟從侯這次訪美來看,他所見到美國政治人物或智庫代表,層級之高,類別之廣,頻次之多,代表了美國對侯提出的美、中、台三邊關係之主張與態度有高度信任。畢竟侯所提的「3D」戰略--嚇阻、對話與降低風險,不僅符合美方利益,也凸顯出唯有國民黨才有能力和對岸溝通 ; 不僅完勝因為「台獨屬性」而讓美方有所懷疑的賴清德,更大幅領先美國並不熟悉的柯文哲。
畢竟就賴而言,若稍一不慎導致兩岸衝突,美國可能被迫捲入他不願意面對的情勢中,損及國家利益,就柯而言,美國顯然也不放心一個善於批判,卻未必善於溝通協調或合作的人 ; 是以能和對岸溝通,也能貫徹國民黨傳統親美態度的侯,便成為最能讓「和平希望出現、戰爭風險消失」的選項,不僅符合美國最佳利益,更成為了藍白博弈中藍軍顯著的籌碼與資產,順勢也能以「和平或戰爭」的邏輯呼應社會價值與訴求中間選民。
再者,以政見提出及治國團隊來說,侯不僅敢針對敏感性政策作具體表態,如核能是選項、反廢死,其所提巴氏量表與65歲以上排富免健保費等政見,也讓民進黨政府不得不跟進,在政策上做調整 ; 這些政策的提出,一方面能強化其鐵漢、有Guts人設,另方面政策提出也能精準呼應民眾需求,而讓民進黨跟進,更凸顯出國民黨治國團隊仍有其專業經驗,能作為侯的後勤支援,當然也是藍軍的相對優勢。
基於以上論述,侯友宜雖然現階段無法在各項民調支持度上完勝柯文哲,不代表藍軍就無法以其總體戰力在大選規模上贏過民眾黨及柯文哲,畢竟勝選與否還得評估即戰力、續航力、後勤力、動員力、耐打力及不被討厭的仇恨值,這些總體優勢資源的加總,侯難道會不如柯?是以期待達成政黨輪替、呼應民眾迫切需求的藍白合,應該是以柯文哲最常說的,是核心理念、價值主張、政策議題的合 ; 那何不先把焦點放回理念、價值主張這個大義之「道」上,再來談是否只以單一民調來決勝負的「術」呢?
畢竟民調是參考的、浮動的,有時更可能被操弄,藍白合要以甚麼模式來思考,才最有價值且能滿足民眾期望,達到政黨輪替的目標,其實道理很簡單,價值很清楚,智慧聰穎如柯P者,不會想不通這其中的利害得失,除非,有人並不想合。
●作者: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畢竟就政黨總體戰力來說,國民黨相對於民眾黨,仍有明顯的優勢。首先,三分之二縣市長席次,立委席次接近民眾黨的八倍,縣市議員更不用說了,這些紮實的各層級公職更建構出了國民黨綿密的地方組織系統,完全不是民眾黨能比拚的 ; 退一步來說,就算藍白合真依照柯P的民調決定來定輸贏,而柯也勝出,國民黨的地方組織力量會真心實意以柯馬首是瞻、無條件幫他奮力動員嗎?當然有滿滿懸念。況且侯友宜的被徵召,黨中央也徵詢過縣市長及立委、甚至立委候選人的意見,同時搭配黨內民調來綜合評估才決定徵召,除正當性外,侯當然也有鐵桿支持力量,這都不是柯藉由不斷出牌,想以小搏大就能撼動的 ; 遑論侯若真能當選總統,中央地方磨合速度會更快,串聯會更深,當然更符合縣市長利益,這都是國民黨在藍白合過程中的關鍵籌碼。
其次,下任總統的執政關鍵勢必是在美、中兩強權力競逐中,維持平衡並確保台灣最大利益,讓兩岸安定、台灣安全、世界安心,若從此點來看,侯在這談判的權力資源中也遠勝柯。畢竟從侯這次訪美來看,他所見到美國政治人物或智庫代表,層級之高,類別之廣,頻次之多,代表了美國對侯提出的美、中、台三邊關係之主張與態度有高度信任。畢竟侯所提的「3D」戰略--嚇阻、對話與降低風險,不僅符合美方利益,也凸顯出唯有國民黨才有能力和對岸溝通 ; 不僅完勝因為「台獨屬性」而讓美方有所懷疑的賴清德,更大幅領先美國並不熟悉的柯文哲。
畢竟就賴而言,若稍一不慎導致兩岸衝突,美國可能被迫捲入他不願意面對的情勢中,損及國家利益,就柯而言,美國顯然也不放心一個善於批判,卻未必善於溝通協調或合作的人 ; 是以能和對岸溝通,也能貫徹國民黨傳統親美態度的侯,便成為最能讓「和平希望出現、戰爭風險消失」的選項,不僅符合美國最佳利益,更成為了藍白博弈中藍軍顯著的籌碼與資產,順勢也能以「和平或戰爭」的邏輯呼應社會價值與訴求中間選民。
再者,以政見提出及治國團隊來說,侯不僅敢針對敏感性政策作具體表態,如核能是選項、反廢死,其所提巴氏量表與65歲以上排富免健保費等政見,也讓民進黨政府不得不跟進,在政策上做調整 ; 這些政策的提出,一方面能強化其鐵漢、有Guts人設,另方面政策提出也能精準呼應民眾需求,而讓民進黨跟進,更凸顯出國民黨治國團隊仍有其專業經驗,能作為侯的後勤支援,當然也是藍軍的相對優勢。
基於以上論述,侯友宜雖然現階段無法在各項民調支持度上完勝柯文哲,不代表藍軍就無法以其總體戰力在大選規模上贏過民眾黨及柯文哲,畢竟勝選與否還得評估即戰力、續航力、後勤力、動員力、耐打力及不被討厭的仇恨值,這些總體優勢資源的加總,侯難道會不如柯?是以期待達成政黨輪替、呼應民眾迫切需求的藍白合,應該是以柯文哲最常說的,是核心理念、價值主張、政策議題的合 ; 那何不先把焦點放回理念、價值主張這個大義之「道」上,再來談是否只以單一民調來決勝負的「術」呢?
畢竟民調是參考的、浮動的,有時更可能被操弄,藍白合要以甚麼模式來思考,才最有價值且能滿足民眾期望,達到政黨輪替的目標,其實道理很簡單,價值很清楚,智慧聰穎如柯P者,不會想不通這其中的利害得失,除非,有人並不想合。
●作者: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