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學者呂利耶(Anne L'Huillier)、克勞斯(Ferenc Krausz)及亞谷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共同獲獎,法國物理學家呂利耶此前就獲得被認為是「諾貝爾獎風向標」的以色列沃爾夫獎(Wolf Prize),如今成為百年來第五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得主,對她來說更顯得意義重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今年將獎項頒發給呂利耶、克勞斯、亞谷斯蒂尼3名學者,他們的實驗產生以阿秒(attosecond)為計算單位的極短光脈衝,可用於測量電子移動或能量改變的快速過程;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伊娃.奧爾森(Eva Olsson)指出,現在人類可以打開電子世界的大門,阿秒物理學使人類有機會了解解電子主宰的機制。而下一步將是善用它們。

呂利耶1958年出生於法國,並在1986年獲得巴黎第六大學(UPMC)博士學位,現為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原子物理學教授,她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史上第5位女性得主;在瑞典皇家學會(Royal Swedish Academy)的記者會上,呂利耶表示自己接獲喜訊的當地正在授課,直到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連續3次致電,她才不得不接起這通電話。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呂利耶(Anne L'Huillier)接獲消息時仍在瑞典隆德大學授課,她也是歷年來第五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學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呂利耶教授表示自己「課上到一半才接起電話」,這才得知自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消息。圖為她在學校接受記者訪問畫面。(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1987年,呂利耶發現,當她發射紅外線穿過惰性氣體時,會產生許多不同的光的泛波(overtones)。每個泛波都是一個光波,在特定週期的雷射光中有著特定數量的週期。它們是由雷射與氣體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引起的;它給了一些電子額外的能量,使之以光的形式發射出來。呂利耶繼續探索這一現象,為後續的突破奠定了基礎。

她率領的阿秒物理小組主要進行研究電子的運動,用於了解原子水平上的化學反應。 2003年,她和她的團隊以170阿秒的最小雷射脈衝,打破了世界紀錄;阿秒脈衝擁有可應用不同領域的潛力,例如醫學診斷、通訊傳播和在電子領域,尤其在後者可幫助人類瞭解並控制在物質中的電子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諾貝爾物理獎迄今頒獎116次,累積共222名學者獲獎,在過去一向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科學界中,諾貝爾物理獎特別受到「性別歧視」的爭議與批評,因為過去這百年以來,包含呂利耶在內僅有5位女性獲獎,前兩人分別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放射性物質研究與丈夫共同獲獎的法國物理學家居禮夫人,以及提出原子核的殼層模型而獲獎的美國物理學家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

接下來要經過整整5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才有機會被頒給女性。在2018年,加拿大雷射物理學家史崔克蘭(Donna Strickland)因發明了名為「啁啾脈衝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CPA)的技術獲獎,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史上三位獲獎女性之一,而發明該項技術時史崔克蘭還只是個博士生,這也是她第一個發表的研究;第四位獲獎女性則是在2020年,安德烈婭·米婭·蓋茲(Andrea Mia Ghez)以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獲獎。

呂利耶說,當得知自己獲得諾貝爾獎後,剩下半小時的課程就因為情緒激動而難以繼續下去,對她來說獲獎「相當不可思議」(It’s incredible),同時作為物理獎第5位獲獎女性,她也表示獲得物理獎的女性並不多,所以自己能獲獎意義重大。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呂利耶(Anne L'Huillier)接獲消息時仍在瑞典隆德大學授課,她也是歷年來第五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學者。(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榮獲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呂利耶在瑞典隆德大學接受媒體採訪。(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本文提及之「2023諾貝爾物理獎官方新聞」資料採用《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