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日專電)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克恩斯近日告訴中央社,她領導的外委會信奉「自決權」這項自由社會基本原則,因此將永遠尊重台灣民眾認為對自身最好的決定。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說,英國必須捍衛自決權。她個人非常希望英國能往「承認台灣」(recognition of Taiwan)邁進;但外委會去年由她率團訪台時發現,絕大多數台灣人希望「維持現狀」。英方需尊重台灣人的決定。

克恩斯(Alicia Kearns)強調,不希望外委會不經意激怒中國政府、或讓台灣民眾被迫面對更惡劣的處境。「自決權」是外委會首要關切;外委會支持台灣民眾的願望以及台灣民眾應得的權利。外委會不接受中國對台立場,並認為「台灣應擁有台灣所追求並應得的主權(sovereignty)」。

外委會8月30日發布報告,檢視英國政府「向印太傾斜」(Tilt to the Indo-Pacific)政策方針的執行成效並提出建言。報告對行政機關不具強制力,也不代表全體國會立場。按慣例,政府需在報告發布後兩個月內向委員會提交正式回應。

這份報告除了以專章檢視英國對中戰略,更另起專章重點檢視英國與印太區域個別國家的關係:在國家名單,台灣位居首位。在「台灣的國際地位」一節,報告明文稱台灣是「事實獨立」國家。

克恩斯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提到,在對台政策方面,英國政府尚需對台英關係的戰略價值與契機有更多認識,無論是在能源、安全事務、貿易或科學科技等領域。

她指出,英國政府有必要從戰略角度通盤檢視對台關係應以哪些事項為優先,但目前情況像是各部會各行其是。

她強調,英國的「一中政策」與北京的「一中原則」不同;英國僅「認知到」、但未「承認」或接受北京的立場。令人憂心的是,部分英國公務員錯誤理解英國的「一中政策」,導致他們對與台灣接觸謹小慎微、自我設限。

在去年10月接任外委會主席前,克恩斯即積極主張引進更多來自台灣的華語教學資源,以利英國停止過度依賴受北京控制的「孔子學院」。

英國政府以「不符比例原則」為由,決定不關閉英國境內約30所孔院,但強調政府現階段即「不直接資助」孔院,且根據英國法規,孔院有責任確保其運作符合透明、合法、維護言論自由等原則。

知情人士曾透露,貿然禁絕孔院的風險除了短期內缺乏足以完全替代的其他選項,還有中方恐採取一系列施壓或報復措施,包括關閉中國境內的英國文化教育機構、壓縮赴英求學管道和英國學歷在中國就業市場的吸引力。

英國外交大臣柯維立(James Cleverly)今天在執政黨保守黨年度大會一場周邊活動上,針對孔院爭議,提及英方需顧慮中國境內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遭關閉的風險。

克恩斯告訴中央社,她支持關閉孔院並轉而與台灣的政府合作。她透露,曾與台灣官方深入討論可能的合作方式,並曾向英國教育部提案,內容包括結合台灣的教育系統與在英港人的力量,一同協助英國提升華語能力。她說,十分期待英國教育部認真看待提案。

關於外委會報告數次提到的「嚇阻外交」(deterrence diplomacy)及其在台海情勢的應用,克恩斯指出,「嚇阻外交」兩大重點為力求措辭精準,並以「有意義的行動」為支撐。她說,「我們必須竭盡所能,確保不會有單方面企圖透過武力獲取主權的情況發生」。

具體作法包括「在適當範圍內」,協助台灣取得盡可能廣泛的國際認可。她舉例,外委會去年訪台實踐台英國會交流、不允許中方防堵台英相關往來,這具有重要意義。在國際多邊平台,英國需支持台灣擴大參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克恩斯說:「英國已加入CPTPP,也希望看見台灣加入。」

克恩斯指出,無論是經貿或安全事務,英國應釐清該採取哪些作為,以明確表達英國「不會忘了台灣」、不會停止思考如何保護台灣。另一方面,英國應正視並克服自身弱點、讓自己盡可能強大,以利在必要時有效嚇阻北京,保護、支持台灣。

這是否意味一旦台海「最壞情況」發生,英國可能介入?克恩斯說,她個人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英方終極目標顯然是預防侵略發生,雖然針對台灣遭侵略可能如何影響英國的國家韌性,英國政府內部研判已展開相關運作。

「一旦侵略發生,即為時已晚」,克恩斯強調,「我們不應允許情勢演變至這個地步」。

她指出,嚇阻也意味不讓中國「有機可趁」,因此英國一方面有必要協助台灣更加融入國際社會;另一方面卻必須避免讓「不侵略台灣,就是中國的失敗」這樣的敘事邏輯壯大。

克恩斯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禁不起「西方成功阻止他侵略台灣」這樣的說法,英國及其盟友夥伴應確保習近平「有路可退」、有理由對台灣採取不一樣的作為。相較於讓中方任何人「注定失敗」,維護台灣民眾的自由生活方式才是重點。

台灣明年1月舉行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問她有什麼話想對台灣人說。克恩斯回應,希望台灣選民踴躍投票、善用自己的權利,確保台灣將持續是英國在亞洲主要民主夥伴之一。(編輯:馮昭)1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