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會議在各方矚目下,熱鬧落幕,提出宣言94條,不論由形式,或是由實質看,都好像有點面熟,轉念細思,腦中就浮現 Bandung conference 1955,一個對兩岸態勢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其實從某種意義看,2023金磚會無非就是1955萬隆會議的21世紀翻版,不,應該是升級版。對兩者,中華民國都有難忘的經驗,而七十年了,亞非國家還在力搏上游中。
約莫十年前(2014),我應印尼國民福利基金會邀請,至雅加達演講,事後曾專訪萬隆,為的只是憑弔萬隆會議舊址。萬隆會議也稱第一次亞非會議,是二戰後首次沒有殖民國家參與的會議,用時髦的說法,就是一個Global south的聚會。1955「第一次沒有白人國家」的國際會議,是台北過去避談的話題,一方面因為那是外交挫敗的開始,當時北京僅有七邦交國,會後不結盟國家成形,種下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遠因;另一方面,中共總理周恩來預訂搭乘出席的克什米爾公主號專機,飛行途中爆炸失事(一般推測係台北情報單位所為),而周恩來又自緬甸轉機前來,戲劇性出現會場,自然博得版面,蹭得熱度,又藉此場合對美發出示好言語,減輕韓戰後雙方的敵對氣氛,可謂兩岸局勢重要轉捩點。
金磚原只是2003年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在 Dreaming with BRICs的報告中,將四個有潛力國家的國名,玩弄排列組合,連成BRIC,引發四國靈感,後加南非,2010成立Club性質的BRICS,適逢川普言行引發疑美風潮,愈來愈多國家參與會議,甚至加入成為會員,乃有今年擴充為十一國的結果。
萬隆會議,既稱第一次亞非會議,自然對擺脫殖民主義、譴責資本主義,具有象徵意義,但因欠缺主導力量,事後許多亞非國家雖倡導不結盟主義,其中不少又陷入專制貪腐的泥沼,蹉跎至今。時移境遷,2023金磚會後,對兩岸而言,主客早已易位,當年北京僅有7友邦變成今日中華民國僅剩13邦交國,非洲唯一友邦史瓦帝尼,也是非洲唯一未獲邀參與金磚會的國家,兩岸外交休戰竟成割喉戰。不結盟國家原本鬆散,徒具形式,尤其1989後全球化,西方受益較多,但隨近十餘年美國總統孤立主義的言行,疑美論漸興,加上揚棄自由貿易,全球化已死之聲高漲,自然塑造出全球南方的態勢。
1955年萬隆會議,周恩來曾發表演講,兩度強調是「來求同不是來立異」,彼此「應該求同而存異」,簡言之,就是主張求同存異。一晃七十年,當習近平在金磚閉幕式上,說出「人類社會走到關鍵當口,是堅持合作與融合,還是走向分裂與對抗?是攜手維護和平穩定,還是滑向新冷戰的深淵?」,不但呼應周恩來當年言論,相信與會國家也心有所感。金磚會十天後,在台北有不少國際學者雲集於民間論壇,對兩岸形勢提出不少建言,有人甚至倡議中華邦聯,說實話,諸多建議國內早已多次提過,其實不勞遠來和尚,可惜沒人提1955周恩來及2023習近平,求同存異、和平融合的言論。同一時間,有人重提兩岸對話,但對話需要氣氛,回想2009我任金管會主委,主動一通電話致北京銀監會主席,再經努力,促成兩岸金融三項對等、無白手套、準官方的MOU,如今看到兩岸關係退步,能不悵然。
對話、交流不能保證解決僵局,但挑釁、拒談一定解決不了問題!
●作者:陳冲/ 行政院前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約莫十年前(2014),我應印尼國民福利基金會邀請,至雅加達演講,事後曾專訪萬隆,為的只是憑弔萬隆會議舊址。萬隆會議也稱第一次亞非會議,是二戰後首次沒有殖民國家參與的會議,用時髦的說法,就是一個Global south的聚會。1955「第一次沒有白人國家」的國際會議,是台北過去避談的話題,一方面因為那是外交挫敗的開始,當時北京僅有七邦交國,會後不結盟國家成形,種下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遠因;另一方面,中共總理周恩來預訂搭乘出席的克什米爾公主號專機,飛行途中爆炸失事(一般推測係台北情報單位所為),而周恩來又自緬甸轉機前來,戲劇性出現會場,自然博得版面,蹭得熱度,又藉此場合對美發出示好言語,減輕韓戰後雙方的敵對氣氛,可謂兩岸局勢重要轉捩點。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萬隆會議,既稱第一次亞非會議,自然對擺脫殖民主義、譴責資本主義,具有象徵意義,但因欠缺主導力量,事後許多亞非國家雖倡導不結盟主義,其中不少又陷入專制貪腐的泥沼,蹉跎至今。時移境遷,2023金磚會後,對兩岸而言,主客早已易位,當年北京僅有7友邦變成今日中華民國僅剩13邦交國,非洲唯一友邦史瓦帝尼,也是非洲唯一未獲邀參與金磚會的國家,兩岸外交休戰竟成割喉戰。不結盟國家原本鬆散,徒具形式,尤其1989後全球化,西方受益較多,但隨近十餘年美國總統孤立主義的言行,疑美論漸興,加上揚棄自由貿易,全球化已死之聲高漲,自然塑造出全球南方的態勢。
1955年萬隆會議,周恩來曾發表演講,兩度強調是「來求同不是來立異」,彼此「應該求同而存異」,簡言之,就是主張求同存異。一晃七十年,當習近平在金磚閉幕式上,說出「人類社會走到關鍵當口,是堅持合作與融合,還是走向分裂與對抗?是攜手維護和平穩定,還是滑向新冷戰的深淵?」,不但呼應周恩來當年言論,相信與會國家也心有所感。金磚會十天後,在台北有不少國際學者雲集於民間論壇,對兩岸形勢提出不少建言,有人甚至倡議中華邦聯,說實話,諸多建議國內早已多次提過,其實不勞遠來和尚,可惜沒人提1955周恩來及2023習近平,求同存異、和平融合的言論。同一時間,有人重提兩岸對話,但對話需要氣氛,回想2009我任金管會主委,主動一通電話致北京銀監會主席,再經努力,促成兩岸金融三項對等、無白手套、準官方的MOU,如今看到兩岸關係退步,能不悵然。
對話、交流不能保證解決僵局,但挑釁、拒談一定解決不了問題!
●作者:陳冲/ 行政院前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