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不少國家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美媒如《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也注意到這個現象,報導中引述了不少數據指出,美國已經不再是眾人想像中那個年輕的國家,過去那些一輩子富足優渥的嬰兒潮世代如今也逐漸年邁,有愈來愈多該輩人淪為無家可歸的遊民,老年社福與遊民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報導指出,過去生於1946至1964年之間的戰後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曾以多種方式改變美國經濟、社會與文化,如今隨著美國人口逐漸邁向高齡化,有愈來愈多依賴固定收入過日子的這一輩人,淪為無家可歸的遊民。這些數量可觀的老年人或流落街頭或住進遊民收容中心,使醫院、社福組織成本提高難以應付,人道危機更演變成公共政策難題,且必須由納稅人來買單。

賓州大學社會政策專家卡爾海恩(Dennis Culhane)指出,如今年長遊民之普遍,是1920年代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不曾出現的。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平均每天有1萬名「嬰兒潮世代」的美國人跨入65歲門檻;只要經過11年,也就是到了2034年,美國65歲以上人口將比孩童還要多,直到2053年時,聯邦政府有40%以上的預算將用於撥給老年人而設的計畫。

美國官方目前並未「65歲以上」遊民進行人數統計,但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官員指出,在所有各年齡層遊民中,老年人是成長最快的一群,且這群人在遊民人口的占比越來越高,這也意味著有愈來愈多的老年人口無家可歸。

報導指出,某些學者認為這些目前60多歲的嬰兒潮世代,因為成年時期連續遇到兩次經濟衰退,個人服務機構也不再提供退休俸,這些逐漸步入退休的嬰兒潮世代財務狀況明顯更加不穩定,再加上房價上漲、社福收入不敷所需,許多老人要不是「以車為家」流浪,不然就是露宿街頭。

此外,美國文化有輔助看護的養老機構(assisted living facilities)數量本來就長期不足,碰上疫情後的人手嚴重不足、財源困頓下倒閉潮,這些老年人能夠依靠的地點變得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