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本土登革熱病例破6000例,台南市登革熱疫情更是嚴峻,已經連日每天狂增200至300例,整體情況可能還會比2015年登革熱超過3萬例更加糟糕,面對如此嚴峻考驗,今年8月初,國際期刊《自然-氣候變遷》發布最新研究,顯示可抑制登革熱病媒蚊族群數量的「沃爾巴氏菌」,在現階段全球暖化、熱浪的氣候變遷情境下,可能對減少病媒蚊族群數量效果較有限,登革熱的預防可能令人更加頭痛。
在《自然-氣候變遷》的研究中顯示,利用沃爾巴氏菌,可抑制登革熱病媒蚊的族群數量,或透過沃爾巴氏菌讓病媒蚊具有抗病毒的能力,進而阻斷病毒複製、降低疫情傳染風險,上述已在國際許多醫學昆蟲的研究與試驗受到證實。但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病媒蚊可能受到高溫影響其存活能力,沃爾巴氏菌這項生物技術也可能對減少病媒蚊族群數量的效果較有限。
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溫在弘指出,針對沃爾巴氏菌,目前在台灣尚無具體在野外試驗區的相關成果,但此研究仍提醒,即便有新興且有效的生物技術去對抗登革熱,但在氣候暖化的長期趨勢下,當初生物防治技術尚未考慮的狀況或條件仍會出現,民眾絕對不能忽略氣候暖化對於病媒蚊傳染病的長期影響。
長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暨寄生蟲學科名譽教授陳維鈞則提及,面對登革熱治療藥物發展的步調緩慢,疫苗普遍化也尚未有雛型,世界多數國家目前依然以控制病媒蚊做為防治重點,而台灣也是,若病媒蚊密度得以降低,即便有病毒入侵,也不容易出現大流行。
此外,陳維鈞強調,目前台灣也正著手探討藉由沃爾巴克氏菌感染病媒蚊,藉此降低其傳播登革病毒的能力,也有國家用釋放基因轉殖蚊,減少當地病媒蚊的密度。只是上述兩種模式都是針對埃及斑蚊,埃及斑蚊在台灣的分佈幾乎都集中於嘉義以南,因此這些方式只適用於南台灣。整體而言,清除孳生源仍是目前因應登革熱流行的主流模式,但還是要大多數民眾有一致的認知、同心協力才能成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溫在弘指出,針對沃爾巴氏菌,目前在台灣尚無具體在野外試驗區的相關成果,但此研究仍提醒,即便有新興且有效的生物技術去對抗登革熱,但在氣候暖化的長期趨勢下,當初生物防治技術尚未考慮的狀況或條件仍會出現,民眾絕對不能忽略氣候暖化對於病媒蚊傳染病的長期影響。
長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暨寄生蟲學科名譽教授陳維鈞則提及,面對登革熱治療藥物發展的步調緩慢,疫苗普遍化也尚未有雛型,世界多數國家目前依然以控制病媒蚊做為防治重點,而台灣也是,若病媒蚊密度得以降低,即便有病毒入侵,也不容易出現大流行。
此外,陳維鈞強調,目前台灣也正著手探討藉由沃爾巴克氏菌感染病媒蚊,藉此降低其傳播登革病毒的能力,也有國家用釋放基因轉殖蚊,減少當地病媒蚊的密度。只是上述兩種模式都是針對埃及斑蚊,埃及斑蚊在台灣的分佈幾乎都集中於嘉義以南,因此這些方式只適用於南台灣。整體而言,清除孳生源仍是目前因應登革熱流行的主流模式,但還是要大多數民眾有一致的認知、同心協力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