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泰建設在台北市大直街94巷的「基泰大直」工地,因施工不慎導致鄰近多棟民宅下陷傾斜,3百多人有家歸不得。外界也開始探討意外發生的完整原因,更有網友翻找出1945年的航照測量地圖,發現當時的大直還是一片水田窪地。對此,前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主任郭鎧紋也詳細解釋其中影響。
大直民宅坍塌事件發生後,也民眾在論壇PTT上發出一張1945年時美軍拍下的航照測量圖,發現這次事發的地點,在當年是位處於「舊河道跟埤圳之間」,並認為這些地方地基含水量一定超高,蓋房子時地基一定要加固再加固。只要一偷工減料,就會出現今天的慘劇。
![▲民眾在論壇PTT上發出一張1945年時美軍拍下的航照測量圖,發現這次事發的地點,在當年是位處於「舊河道跟埤圳之間」。(圖/翻攝PTT) ▲民眾在論壇PTT上發出一張1945年時美軍拍下的航照測量圖,發現這次事發的地點,在當年是位處於「舊河道跟埤圳之間」。(圖/翻攝PTT)](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3/09/1694244021103-0c230f17cbeb49c397580c46e8d0f84d-500x183.webp?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民眾在論壇PTT上發出一張1945年時美軍拍下的航照測量圖,發現這次事發的地點,在當年是位處於「舊河道跟埤圳之間」。(圖/翻攝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針對上述網友的說法,郭鎧紋則解釋,舊河道流經的區域還是要看以前的沈積物,桃園一代也是舊河道,但由於過去是大漢溪行經路線,流域石頭最硬,地質還是相當的堅硬。而大直一帶主要是鄰近基隆河域,都是顆粒很細的沈積物,基本都是爛泥巴水,才會再興建工程、水土保持上需要更加注意,他也表示:「過去是水田也不代表地質不好,像是東門站外的舊城區,以前也都是水田,但土壤檢視圖來看地質也是比較堅硬的」。
![▲郭鎧紋表示,「過去是水田也不代表地質不好,像是東門站外的舊城區,以前也都是水田,但土壤檢視圖來看地質也是比較堅硬的」。 ▲郭鎧紋表示,「過去是水田也不代表地質不好,像是東門站外的舊城區,以前也都是水田,但土壤檢視圖來看地質也是比較堅硬的」。](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3/09/1694244253399-5eec5e0490ce4e6fb9f2c2006260ecef-300x141.webp?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郭鎧紋表示,「過去是水田也不代表地質不好,像是東門站外的舊城區,以前也都是水田,但土壤檢視圖來看地質也是比較堅硬的」。(圖/台北市政府) 郭鎧紋說明,台北地區大約從40萬年前開始累積沉積物,由淡水河的三大支流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將礫石、砂、泥帶入盆地內堆積,最終形成台北盆地地形,其本身地質屬於較為鬆軟的沈積層,還是要看土地是鄰近哪一條河域,大漢溪流域石頭最硬、新店溪其次,流經大直地區的基隆河最慘。不過他也強調,地質不好並不代表就會有居住安全問題,在建造時還是可以透過地質改量、連續壁作深等技術去克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直民宅坍塌事件發生後,也民眾在論壇PTT上發出一張1945年時美軍拍下的航照測量圖,發現這次事發的地點,在當年是位處於「舊河道跟埤圳之間」,並認為這些地方地基含水量一定超高,蓋房子時地基一定要加固再加固。只要一偷工減料,就會出現今天的慘劇。
![▲民眾在論壇PTT上發出一張1945年時美軍拍下的航照測量圖,發現這次事發的地點,在當年是位處於「舊河道跟埤圳之間」。(圖/翻攝PTT) ▲民眾在論壇PTT上發出一張1945年時美軍拍下的航照測量圖,發現這次事發的地點,在當年是位處於「舊河道跟埤圳之間」。(圖/翻攝PTT)](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3/09/1694244021103-0c230f17cbeb49c397580c46e8d0f84d-500x183.webp?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郭鎧紋表示,「過去是水田也不代表地質不好,像是東門站外的舊城區,以前也都是水田,但土壤檢視圖來看地質也是比較堅硬的」。 ▲郭鎧紋表示,「過去是水田也不代表地質不好,像是東門站外的舊城區,以前也都是水田,但土壤檢視圖來看地質也是比較堅硬的」。](https://media.nownews.com/nn_media/thumbnail/2023/09/1694244253399-5eec5e0490ce4e6fb9f2c2006260ecef-300x141.webp?unShow=false&waterMark=false)
更多「北市大直民宅塌陷」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