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中山區大直街一處民宅7日疑似因為周邊建案施作不當、造成全棟塌陷事故,超過300位居民因此撤離。內政部前部長、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今(8)日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專訪時強調,這次的事件只是「冰山的一小角」,如果發生地震,災害規模將是這次的百倍以上,呼籲中央單位注意「防災型都更」議題。
大直街該棟民宅於7日發生陷落意外,目前推測與周邊工程施作不當有關,現場畫面嚇壞民眾與周邊居民,但李鴻源指出,這次的事故只是單一的局部現象,如果發生地震,雖然發生原理不同,但此類畫面可能會以更嚴重、更大規模的方式出現。
「我們的重點不是天坑,而是地震!」李鴻源解釋,以現在的技術來說,新建的房子大多有工程策略可以應對地震、土壤液化,甚至斷層帶都不用太擔心,要擔心的應該是1999年前建設的房屋,當時的施工規範沒那麼嚴謹、建物耐震係數沒那麼高,萬一台北發生6.2級以上的地震,就會出現嚴重災情。
然而,近年來防災型都更進展有限,李鴻源更直言,「沒有人把防災型都更當一回事,大家都在賭」,很多首長不願意推行防災型都更的原因是,工程做下去,5年內一定沒辦法看到明確結果,過程中還會引來龐大的民怨,最後落得吃力不討好的下場。
李鴻源強調,防災型都更光靠地方政府是做不來的,裡頭牽涉了太多複雜的法令、法規,一定要有中央政府出面整合,甚至需要從國土規劃的角度來重新思考,現在做工程一大難點就是「土地太貴」,台北一個建案裡頭,工程款可能只佔3成,土地款就吃掉了7成的費用,這樣的情況下難有好工程。
對於目前的防災型都更推動情形,李鴻源痛心表示,政治人物在賭自己的任內不會有大災害出現,但對百姓來說,這賭的是自己的性命,然而台灣民眾卻沒有這樣的意識、沒有把這樣的政策當作檢視官員時優先考量的議題,希望這次民宅塌陷事件,也能讓民眾有所警覺,重視相關防災型都更相關議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的重點不是天坑,而是地震!」李鴻源解釋,以現在的技術來說,新建的房子大多有工程策略可以應對地震、土壤液化,甚至斷層帶都不用太擔心,要擔心的應該是1999年前建設的房屋,當時的施工規範沒那麼嚴謹、建物耐震係數沒那麼高,萬一台北發生6.2級以上的地震,就會出現嚴重災情。
然而,近年來防災型都更進展有限,李鴻源更直言,「沒有人把防災型都更當一回事,大家都在賭」,很多首長不願意推行防災型都更的原因是,工程做下去,5年內一定沒辦法看到明確結果,過程中還會引來龐大的民怨,最後落得吃力不討好的下場。
李鴻源強調,防災型都更光靠地方政府是做不來的,裡頭牽涉了太多複雜的法令、法規,一定要有中央政府出面整合,甚至需要從國土規劃的角度來重新思考,現在做工程一大難點就是「土地太貴」,台北一個建案裡頭,工程款可能只佔3成,土地款就吃掉了7成的費用,這樣的情況下難有好工程。
對於目前的防災型都更推動情形,李鴻源痛心表示,政治人物在賭自己的任內不會有大災害出現,但對百姓來說,這賭的是自己的性命,然而台灣民眾卻沒有這樣的意識、沒有把這樣的政策當作檢視官員時優先考量的議題,希望這次民宅塌陷事件,也能讓民眾有所警覺,重視相關防災型都更相關議題。
更多「北市大直民宅塌陷」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