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直巷弄昨(7)日驚傳民宅下陷,疑似因基泰建設新建大樓施工不慎,在開挖地下連續壁時,由於土質問題引發塌陷事故,對此,前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主任郭鎧紋指出,針對台北地區軟糯的土層,在新建大樓及地下室時都會使用連續壁工程,尤其是鄰近基隆河的區域,土質多是細軟爛泥巴沈積物組成,包括汐止、內湖、松山、大直等,文湖線以南,像是西湖、港墘、內湖、東湖都是基隆河影響區域,在建案施工時需要特別留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鎧紋說明,台北地區大約從40萬年前開始累積沉積物,由淡水河的三大支流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將礫石、砂、泥帶入盆地內堆積,最終形成台北盆地地形,本身地質屬於較為鬆軟的沈積層,其中大漢溪流域石頭最硬、新店溪其次,流經大直地區的基隆河最慘,顆粒最細,基本都是爛泥巴水,因此台北盆地的北邊,包括汐止、內湖、士林、松山、南港、大直、瑞芳、平溪等都有部分區域受到基隆河域影響,是由鬆軟的沈積物組成的地質,在水土保持上較為不易。

▲台北盆地堆積是由淡水河的三大支流,包括大漢溪、新店溪和基隆河帶入盆地內堆積而成。(圖/翻攝自台灣國立大學地質資訊)
▲台北盆地堆積是由淡水河的三大支流,包括大漢溪、新店溪和基隆河帶入盆地內堆積而成。(圖/翻攝自台灣國立大學地質資訊)
郭鎧紋近一步指出,雖然流域難以用區域精準劃分,不過地質最佳的大漢溪路徑,是從桃園流經新北到三峽,土城、板橋一帶,新店溪流域主要是中和、永和、萬華、中正區、文山區,地質最軟的基隆河則是在文湖線北邊,包括大直、內湖一帶,不過若是靠近山邊,就是由較硬的石頭組成的地質,受到基隆河影響較小。換句話說文湖線大直站以北地質特別好、以南受到基隆河影響,地質較為鬆軟、水土保持不易。

郭鎧紋強調說明,天坑、下陷都並非地質天然作用,而是興建管線、大樓後,在地下造成空間,當下大雨、水管漏水、連續壁破洞,雨水才會有空間把沈積物帶走,如果整個地底下都是天然形成的物質,就不會有天坑、下陷的問題發生。

也就是說大直民宅下陷問題主要還是工程疏失,而不是地質問題。實際台北市土壤液化查詢系統,雖然大直區域有許多中潛勢區域,但此次發生塌陷意外的大直街94巷1弄地址,屬於土壤液化低潛勢區域,發生土壤液化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沒有。

▲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查詢,(圖/土壤液化查詢系統)
▲台北市土壤液化潛勢查詢,事故發生地點大直街94巷1弄地址,屬於土壤液化低潛勢區域(圖/土壤液化查詢系統)

更多「北市大直民宅塌陷」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