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解封,年初時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使得外界對其預期抱持樂觀,但近來包括投資、消費和進出口的三個「火車頭」出現減速情況,顯示出中國經濟出現危機。中國時政論者鄧聿文表示,中國經濟困局的外溢效應已經顯現,可能將是今年最大地緣政治風險。
鄧聿文最近投書《美國之音》指出,觀察家們在去年底獲今年初預測2023年全球最大不確定性和地緣風險時,往往針對的是俄烏戰爭、美中對抗、台海失控、朝鮮半島危機等,但「絕未料到中國經濟」。
中國當局在去年11月底宣布清零政策退場,恢復正常的社會經濟活動後,大眾普遍樂觀預期,被疫情壓抑三年的消費和投資需求會出現反彈,即使不如預期也不會太難看。隨著年初經濟復甦,各大經紀機構把中國經濟年增長上調至5%以上,中國當局也在3月兩會期間,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
鄧聿文在文中表示,中國不但經濟復甦乏力外,還有揮之不去的陰影,即是物價起不來。由於經濟快速增長會伴隨一定的物價上漲和通膨,物價起不來,經濟增長就不可能高。到了7月,中國經濟全面走壞,投資、消費和進出口三駕馬車首次同時下滑,美國總統拜登最近在一次籌款會上說,中國經濟是一顆「定時炸彈」,某種程度上是成立的。
文章中提到,不僅是經濟的低成長問題,同時還伴隨著巨型房企和信託機構的接連暴雷,地方政府的高負債,高達23%的青年失業率,不斷傳出的公務員降薪,以及經濟界對中國是否陷入通縮之爭,「總之,幾乎所有訊號都表明中國經濟出了嚴重問題」、「說中國經濟出現危機並不為過」。
鄧聿文指出,連中國官方也不得不承認經濟出現嚴重問題,但鑑於中國政府對經濟的深度支配,透過控制金融和信貸等關鍵資源,主導戰略活動,中國經濟危機不會以一種人們通常看到和理解的、教科書所描述的危機樣式呈現。
鄧聿文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出現西方式的經濟危機,不會因為某個事件突然爆發,例如雷曼兄弟的暴雷,而出現連鎖反應,導致經濟崩盤。中國的經濟危機會是一種散發型、多點觸發的,滲透於各方面的危機,不只限於經濟的某些方面;危機還是一個逐漸累積並和社會連動的過程,比較緩慢,像「溫水煮青蛙」。在此過程中,政府解決了某些問題,但又累積更大問題,直到觸及臨界點,危機才會以一種顯性的形式出現。
鄧聿文指出,危機一旦爆發,不會只是經濟危機,「一定是經濟和社會複合型、系統性危機,是經濟、社會和人們價值觀的整體崩潰」。中國的經濟危機還處於發展當中,目前只是危機的一個發酵階段,距離他的總爆發或許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端看中國政府對迫切問題的解決程度而定,目前首要的是解除房地產與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
由於中國是包括西方國家在內、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經濟問題也構成對世界經濟秩序和穩定的挑戰,並可能導致全球的地緣政治風險。首先是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和投資的國家,例如和中國的一帶一路有密切聯繫的全球南方國家,就很可能陷入困境。
另外,鄧聿文認為,中國經濟困局會進一步加劇中國國內的緊張態勢,為了緩解國內矛盾、轉嫁危機,習近平有可能尋求一條更具對抗性的對外路線,在台灣、南海等問題上主動出擊、製造障礙,從而加劇地區形勢的緊張和全球地緣政治的風險,也讓外界增強對中國經濟和政治的不確定性。
鄧聿文在結語指出,目前已經看到中國政府將內部矛盾外部化的跡象,「歸根究底,中國經濟出現的危機是習近平自己,他是危機之源。」市場與資本的信心不足,皆源於對習的政策和路線的不信任。但從當下中國政局狀況來看,未來一段時間是無法解決習一人專政的問題,因此中國經濟困境將持續加劇,全球對此需有所準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當局在去年11月底宣布清零政策退場,恢復正常的社會經濟活動後,大眾普遍樂觀預期,被疫情壓抑三年的消費和投資需求會出現反彈,即使不如預期也不會太難看。隨著年初經濟復甦,各大經紀機構把中國經濟年增長上調至5%以上,中國當局也在3月兩會期間,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5%。
鄧聿文在文中表示,中國不但經濟復甦乏力外,還有揮之不去的陰影,即是物價起不來。由於經濟快速增長會伴隨一定的物價上漲和通膨,物價起不來,經濟增長就不可能高。到了7月,中國經濟全面走壞,投資、消費和進出口三駕馬車首次同時下滑,美國總統拜登最近在一次籌款會上說,中國經濟是一顆「定時炸彈」,某種程度上是成立的。
文章中提到,不僅是經濟的低成長問題,同時還伴隨著巨型房企和信託機構的接連暴雷,地方政府的高負債,高達23%的青年失業率,不斷傳出的公務員降薪,以及經濟界對中國是否陷入通縮之爭,「總之,幾乎所有訊號都表明中國經濟出了嚴重問題」、「說中國經濟出現危機並不為過」。
鄧聿文指出,連中國官方也不得不承認經濟出現嚴重問題,但鑑於中國政府對經濟的深度支配,透過控制金融和信貸等關鍵資源,主導戰略活動,中國經濟危機不會以一種人們通常看到和理解的、教科書所描述的危機樣式呈現。
鄧聿文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出現西方式的經濟危機,不會因為某個事件突然爆發,例如雷曼兄弟的暴雷,而出現連鎖反應,導致經濟崩盤。中國的經濟危機會是一種散發型、多點觸發的,滲透於各方面的危機,不只限於經濟的某些方面;危機還是一個逐漸累積並和社會連動的過程,比較緩慢,像「溫水煮青蛙」。在此過程中,政府解決了某些問題,但又累積更大問題,直到觸及臨界點,危機才會以一種顯性的形式出現。
鄧聿文指出,危機一旦爆發,不會只是經濟危機,「一定是經濟和社會複合型、系統性危機,是經濟、社會和人們價值觀的整體崩潰」。中國的經濟危機還處於發展當中,目前只是危機的一個發酵階段,距離他的總爆發或許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端看中國政府對迫切問題的解決程度而定,目前首要的是解除房地產與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
由於中國是包括西方國家在內、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經濟問題也構成對世界經濟秩序和穩定的挑戰,並可能導致全球的地緣政治風險。首先是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和投資的國家,例如和中國的一帶一路有密切聯繫的全球南方國家,就很可能陷入困境。
另外,鄧聿文認為,中國經濟困局會進一步加劇中國國內的緊張態勢,為了緩解國內矛盾、轉嫁危機,習近平有可能尋求一條更具對抗性的對外路線,在台灣、南海等問題上主動出擊、製造障礙,從而加劇地區形勢的緊張和全球地緣政治的風險,也讓外界增強對中國經濟和政治的不確定性。
鄧聿文在結語指出,目前已經看到中國政府將內部矛盾外部化的跡象,「歸根究底,中國經濟出現的危機是習近平自己,他是危機之源。」市場與資本的信心不足,皆源於對習的政策和路線的不信任。但從當下中國政局狀況來看,未來一段時間是無法解決習一人專政的問題,因此中國經濟困境將持續加劇,全球對此需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