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討論度最高的影片莫過於「山道猴子的一生」,這部講述一位沉迷於成為網紅虛榮的年輕人,因感情創傷陷入被害妄想,最後因在山道上飆車而喪生的故事,因內容寫實地呈現車圈、非法信貸,網紅生態、感情與情緒等目前年輕人面對的問題,被稱為是網路神作,亦產生一系列討論。網友們多認為,這場悲劇的關鍵在於主角不正確的金錢觀,在收入有限下,為了面子,花大錢買重機與改車,還不惜裝闊借錢給戀人;在負債後不精打細算,選擇非法信貸解決財務問題,最後現實壓垮自己,才會釀成不幸。
不過,這種收入有限、過度消費、舉債度日的不幸循環,不僅在奢侈品或是消費品,金融市場中也不乏其人。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因為房市漲多跌少,業內亦有不少知名「房產界山道猴子」,為了賺更多,或是為了讓人看覺得自己住得體面,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槓桿加上槓桿,萬一實力不夠又遇到運氣不好,天堂、地獄就在一線之間,賠錢出場也不在少數。
如果回歸房屋的本質,不過就是居住與資產配置,購屋或準購屋人該做的事情,只有三個重點。
首先,要「降低欲望,做自己負擔得起的操作」。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兼具便宜、屋況好與區段佳的房子,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自然得用財務進行取捨,精算購屋總價、每月可負擔金額等,負擔的起,才是安全成家的第一步。
其次是「減少支出,尋找最有利方案」。如果能順利跨過第一個門檻,就要精打細算每筆花費。例如在貸款過程中透過找出自己在銀行眼中的優勢,多方比較各家銀行貸款條件,並爭取最佳方案;又比如尋找裝潢、家具家飾的平替方案,方方面面省一點,最後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最後,是能力與收入同步提升,買房自用或是投資,在還款過程中,都該穩定現金流,並持續增加收入。無論是藉由理財增加收入,抑或是透過自我成長,讓能力與收入一起提升,「買房得不吃不喝」向來都只是誇飾,而非現實。
這些年我見過最勵志的故事,莫過於從一間桃園小套房開始,經過多年職場奮鬥與理財有方,到後來在北市精華區有七間房的前輩。這幾年再去探望,前輩選擇把房子都賣了,清掉所有貸款,不再汲汲營營尋案源、找外快,賺現金,手邊只剩最方便、舒服的一間房,過著一屋、二人、三餐、四季的養老生活。
問他怎麼能捨?他說經過多年拚搏,回頭才發現,追求數字沒有意義,安心不累,才能看到該看的人生風景。
不得不說,現今社會不斷吹捧金錢價值,加上社群媒體深入每個人的日常,彷彿要過得紙醉金迷,才能不枉此生。當生命價值被按讚數量化,情緒被數字牽動,不單年輕人會迷失,年長者也會陷入需要透過外在成就,以證明自我的恐慌之中,無形中很容易養成過度消費習慣。
縱然自我實現與他人肯定本來就是人類奮鬥的重要目標,不過如果要是為了用錢證明自己,卻失去金錢買不到的東西,怎麼算,都不是一個合算的買賣。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回歸房屋的本質,不過就是居住與資產配置,購屋或準購屋人該做的事情,只有三個重點。
首先,要「降低欲望,做自己負擔得起的操作」。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兼具便宜、屋況好與區段佳的房子,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自然得用財務進行取捨,精算購屋總價、每月可負擔金額等,負擔的起,才是安全成家的第一步。
其次是「減少支出,尋找最有利方案」。如果能順利跨過第一個門檻,就要精打細算每筆花費。例如在貸款過程中透過找出自己在銀行眼中的優勢,多方比較各家銀行貸款條件,並爭取最佳方案;又比如尋找裝潢、家具家飾的平替方案,方方面面省一點,最後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最後,是能力與收入同步提升,買房自用或是投資,在還款過程中,都該穩定現金流,並持續增加收入。無論是藉由理財增加收入,抑或是透過自我成長,讓能力與收入一起提升,「買房得不吃不喝」向來都只是誇飾,而非現實。
這些年我見過最勵志的故事,莫過於從一間桃園小套房開始,經過多年職場奮鬥與理財有方,到後來在北市精華區有七間房的前輩。這幾年再去探望,前輩選擇把房子都賣了,清掉所有貸款,不再汲汲營營尋案源、找外快,賺現金,手邊只剩最方便、舒服的一間房,過著一屋、二人、三餐、四季的養老生活。
問他怎麼能捨?他說經過多年拚搏,回頭才發現,追求數字沒有意義,安心不累,才能看到該看的人生風景。
不得不說,現今社會不斷吹捧金錢價值,加上社群媒體深入每個人的日常,彷彿要過得紙醉金迷,才能不枉此生。當生命價值被按讚數量化,情緒被數字牽動,不單年輕人會迷失,年長者也會陷入需要透過外在成就,以證明自我的恐慌之中,無形中很容易養成過度消費習慣。
縱然自我實現與他人肯定本來就是人類奮鬥的重要目標,不過如果要是為了用錢證明自己,卻失去金錢買不到的東西,怎麼算,都不是一個合算的買賣。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 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