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作為亞洲第一個開放同性婚姻的國家,今年更陸續開放跨國同性婚姻適用範圍。日本愛知縣高濱市議員柴口征寬與台籍同性伴侶劉靈均也在此規下於台灣登記結婚,成為日本首位以同志身分結婚的政治人物;然而回到日本,儘管有不少地方政府已施行同性伴侶制度,多數民調結果也顯示七成民眾支持,但日本政府至今仍未承認同婚制度,使其成為七大工業國家集團(G7)中,唯一沒有法律保護同性結合(same-sex unions)的國家。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當選日本愛知縣高濱市議員的柴口征寬與其同性伴侶劉靈均在今年8月11日,於台北市大同區戶政事務所進行結婚登記。這是台灣在承認同性婚姻、又擴大承認跨國同性婚姻後,第一次有日本政治人物赴台進行同婚登記,也是日本政壇首度有公開出櫃的政治人物在海外登記結婚的新紀錄,兩人婚訊受到大量賀喜同時也引發日本社會討論。

就在柴口征寬抵台登記前幾日,偶像團體「吉本坂46」藝人正子在今年8月6日也於個人社群媒體上公開喜訊稱自己結婚了,他在貼文內寫下自己與一名國小老師結了婚,目前正在沖繩度蜜月,「但因為是同性婚姻,所以無法登記」,而這也顯示了日本離同婚合法化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日本距離「同性婚姻合法化」還有多遠?

在日本,LGBT等性少數族群並未像台灣一樣享有保障同性婚姻的權利,儘管日本超過一半的地區都開放伴侶登記制度、發放同性伴侶證,但伴侶登記制度並不等於同性婚姻制度,包含札幌、名古屋、東京、大阪、福岡等地方法院都針對「不允許同性婚姻是否違憲」進行了看法不同的判決,然而目前日本依舊沒有法律保障同性婚姻,政府不但沒有專門負責的部門,實際上伴侶制度也沒有法律效果。

受到台灣承認同性婚姻的鼓舞下,2021年3月有數對無法結婚的同性伴侶在日本發起共同起訴,承辦該案的札幌地院首度給出認定「日本現行法律不允許同性結婚違憲」的重要判決;2022年11月,東京法院也作出判決,認為日本沒有制定「同性伴侶家庭法律制度」屬違憲狀態需進行修正,而在今年6月,福岡地方法院裁判長上田洋幸也在判決中表示,「拒絕同志伴侶從婚姻制度中享有利益,且不給予他們與他們所選擇的伴侶成為法律上家人的方式,這屬於違憲狀態」,強調這違反日本憲法「應制定基於個人尊嚴擇偶的法律」的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日本地院給出判決結果中,現行法律制度並沒有保障同性婚姻一事,在札幌、名古屋認定屬「違憲」,東京與福岡則認定處「違憲狀態」,大阪地院則認定「合憲」但肯認國家需依每個時代的現況做出民主判決,按當今社會演變,未給予同婚保障的現行立法,將來也可能「變為違憲」。

日本社會支持同婚嗎?

距離「同婚合法化」的距離不僅有法律制度,社會觀感與民意也是支持政府推動修法的重要根源。目前日本超過338個地方政府導入同性伴侶制度,但相較起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力挺同婚姻合法化、呼籲執政黨應更重視希望通過同性婚姻族群的意見,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為首的執政黨「自由民主黨」卻是持相反意見的保守派,其主要支持者多為年長選民,在同婚議題態度上往往無法妥協或認同。

岸田本人也是著名的持反對意見,強調除了需考量整體社會接受度外,同婚合法也會破壞日本人對於家庭與社會的價值觀。今年2月初,岸田文雄曾對此公開表示,若改變現行家庭婚姻制度,「將深深影響全日本國民」,在當時的眾議院預算委員會議上,他在面對議員質詢時不斷以「必須先經過嚴謹探討」作為答覆,引來立憲民主黨的強力批評。

不僅如此,岸田的秘書官荒井勝喜更在數日後於首相官邸接受非正式訪問時,直接對著記者團發表對同性婚姻不耐的言論,例如「看到他們就討厭!如果他是我的鄰居,我一定覺得很討厭」、「一旦允許同性婚姻人們會逃離日本」、「不應該贊同女同性戀,而是應該要幫助並拯救她們才對」等,失言行徑遭外界批評岸田內閣口稱包容多元,實則上言行根本不合一,最終由岸田文雄親自拔官撤除秘書官職位。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公布一系列少子化應對措施,並表示由於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面臨人口老化的威脅,有必要設法解決出生率下降問題。(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事發後緊急譴責其秘書官的歧視性發言並將其撤官。(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儘管如此,《路透社》引述的民調結果顯示日本仍有超過七成民眾願意支持同性婚姻,以LGBT族群為主的交友網站「リザライ」(Resally)針對男同志進行的民調結果也顯示,有6成受訪者希望可以推動「認可同性婚姻的法律」,另外也有23.1%的受訪者認為「不用認可同婚但盼能充實同性伴侶制度內容」,相當於有8成的受訪者期待再婚配權益上取得更進一步的立法保障。

在對於保障性少數權益的民意蓬勃下,日本政府也在今年6月23日推動所謂的「LGBT理解促進法」(LGBTなど性的少数者への理解増進法),這條法律「雖不施以懲罰也不增設新的權利」,但對於建立一個「尊重所有公民—無論其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社會」並採取相應措施立下標竿,同時也有意從校園、工作環境或公眾場所落實相關保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