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杭州亞運自由車公路賽男子組,由跨場地賽項目的杜志濠和張誌盛出征,台灣一哥馮俊凱和Bryton車隊隊長盧紹軒成為遺珠,相較於各國滿額4人參賽,中華隊僅2人出征,面對亞運男子公路賽超過180公里的艱困賽道,恐怕又只能當砲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亞錦賽前12名才有資格、忽略團隊合作重要性

根據國內亞運代表隊選手產生標準,公路賽必須在自由車公路亞錦賽取得前12名,但此規定難度很高,要在各國超過100名選手中脫穎而出,變數很大,且自由車公路賽需靠團隊合作,車手之間分工精細,有衝刺主力、水壺工、破風手等角色,若要全部達標,恐怕沒有人願意做苦力,也只會全軍覆沒。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曾建議將亞運遴選辦法放寬,納入環台賽單站前10,或總成績前20名的選手,但最後未被採納。另外,台中市政府運動局在亞運名單確認前也四處為選手奔走,爭取能有徵召選手出賽的機會,可惜也無疾而終。

車協秘書長李開志坦言,「杭州亞運公路賽無法滿額參賽,至今仍是我心中最大遺憾。」

▲盧紹軒(左一)近年是環台賽國手的固定班底,進步有目共睹,可惜始終無法站上亞運舞台。資料照
▲盧紹軒(左一)近年是環台賽國手的固定班底,進步有目共睹,可惜始終無法站上亞運舞台。資料照
盧紹軒萬念俱灰 參加亞運這麼困難?

車手盧紹軒在今年的亞錦賽拿下第25名,且近年在環台賽成績優異,最後仍與生涯首度亞運會無緣,讓他萬念俱灰,可能提前退役。李開志說,「心中也很不捨,公路賽參賽選手破百人,盧紹軒成績大概在四分之一,其實很不容易,若以前12名為標準,難度太高;相較於場地賽每個項目大約18人參賽,拿下前4名取得資格,的確有討論的空間。」

資深教練私底下表示,中華隊在亞運自由車公路賽,從來沒有滿額參賽,本屆其實非常有機會,杜志濠和張誌盛本身就拿到計時賽和場地賽資格,只要再補進兩人,就能寫下歷史新頁,且以目前中華隊的實力,若湊滿4人出賽,要奪牌並非天方夜譚。

中華隊若能滿額參賽,在亞運自由車男子公路賽奪牌,並非天方夜譚。資料照
中華隊若能滿額參賽,在亞運自由車男子公路賽奪牌,並非天方夜譚。資料照
自由車公路賽絕非"個人" 更重要的是"團隊"

亞、奧運自由車公路賽獎牌並非頒給單一國家,而是單一車手,台灣國光獎金也都只給予奪牌選手,但其實公路賽本質就是通力合作的項目,無論是國際三大自由車賽事環法、環義或環西,還是各大UCI賽事,車隊都會將獎金平分,而非僅給予領騎杉得主。

騎在沒有未來的路上 要怎麼拚下去?

台灣自由車環境不佳,車手薪資偏低,往往要邊工作邊練車,國內也僅有96聯賽苦撐,且選手苦無舞台發揮,讓基層選手看不到未來,斷層越來越嚴重,若連國內訂定的亞、奧運參賽資格都如此狹隘,選手只會更喪志,沒有未來的失落感,要如何繼續騎下去?

▲騎在沒有未來的道路上,要選手如何撐下去。資料照
▲騎在沒有未來的道路上,要選手如何撐下去。資料照
🚴‍♀️體壇放大鏡/台灣與世界的差距 自由車場250、333公尺有何異?

🚴‍♀️自由車/場地賽怎麼比?看完這篇就懂了! 賽制規則懶人包

🚴‍♀️體壇放大鏡/自由車王國卻苦無「蓋」 台灣為何沒有室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