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長久以來難以擺脫「洗腎王國」的稱號,也有不少民眾因此認為台灣的腎病防治成果差強人意,但腎病防治權威醫師、北醫大新任校長吳麥斯直言,台灣其實在腎病防治上相當先進,近年來新增的透析患者數已經較歷年下降,也有眾多新療法出現,但期待細胞治療等作法能逆轉末期腎病,仍是非常困難的事。
台灣歷來因為可觀的透析人口數,被稱為「洗腎王國」,據健保署統計,2022年全台計有 9 萬名洗腎患者,國健署曾對此解釋,高齡人口增加,再加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族群擴張,相關風險因素所引發的腎病人口也因此擴大,另有不當用藥習慣、慢性病患者未依照醫囑用藥控制,導致病情惡化等因素影響。
被忽略的 3 個重點
前述原因也成為民眾對台灣腎病防治成果抱持疑惑的主因,甚至有些民眾認為,台灣的腎病防治成效或許不如其他洗腎人口較少的國家,但吳麥斯指出,台灣會回報大量透析人口,其實還有 3 個常被忽略、卻也非常重要的原因,若細究其因果,其實台灣的腎病防治走得非常前面。
吳麥斯指出,首先要注意到的是,需要血液透析協助維持生命的這些患者,其腎功能都已經不足以自主維持生命,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肝、心臟,病人已經走了,但腎臟病的特殊之處在於,如果國家願意支持、願意幫助患者,這些人可以活下來,而且「你照顧得越好,他人越多、活越久」。
其二,因為台灣健保體制的存在,吳麥斯表示,我們擁有數一數二完整的資料庫,沒有任何一個在做透析的患者會被遺漏,其他國家在各醫院自行回報的情況下,資料高機率遭遺漏或低估,如韓國、新加坡等國家,調整其資料庫系統運作後,透析人口數回報也有明顯增加,也代表其資料庫越來越完整。
吳麥斯也提到,台灣的早期腎病預防其實已經越來越好,若從每年新增的透析病患人數趨勢來看,近幾年新增的病患數增幅趨緩,且甚至有新增人數較歷年減少的走向,且末期腎病開始透析年紀已經從 50 多歲往後延遲到 67.6 歲,今年預計可以再往後、變成 67.9 歲。
腎病防治的願景
對於台灣的腎病防治成果,吳麥斯說,許多國家也會來台灣觀摩相關系統的運作方式,但並不是說台灣做到這樣就可以很驕傲了,雖然目前很難再列舉出腎病防治的未來里程碑,但有至少 3 個方向是可以努力的,其中包括早期預防、病程控制、器官移植等面向。
吳麥斯說,早期腎病防治最重要的概念,讓一般人知道腎臟病的危害、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完全不要進入腎臟病的病程中,是最根本的作法,若患者因為種種因素,還是出現腎功能異常,此時要做的是早期治療、確實控制病程,不要讓疾病再往下惡化。
若患者仍不幸走向末期腎病、需要仰賴透析維持生命,吳麥斯指出,雖然現在有攜帶式或植入性的人工腎臟技術在持續發展中,但實際應用恐怕還需要時間,目前末期腎病患者若想擺脫透析的命運,還是要靠器官移植,可等待的人太多,捐贈的人不夠多,這應該是很大的問題。
細胞治療不是萬靈藥
然而,近年許多細胞治療技術出現、透過各種手段嘗試修復受到傷害的器官,未來末期腎病患者是否也有機會透過此類治療方式,重拾健康的身體?吳麥斯直言,「細胞治療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未來也會慢慢進化、演化,剛開始大家會覺得是神奇的東西,但所有東西都不會是完美的。」
「腎臟病是傷害的綜合,沒有那種神奇子彈,一打下去就全部停止了」,吳麥斯解釋,腎臟是非常分化的器官,是經過 600 萬年演化來維持體內恆定的系統,再生能力是差,受傷本就不容易完全恢復,末期腎病患者的腎臟功能更已經壞到沒辦法維持他身體的狀況,這時想再翻回來,機會很小、非常困難。
吳麥斯指出,細胞治療只是治療方案的一種,重點不在於逆轉末期腎病,而是阻止病情走向末期,他的團隊多年前就針對幹細胞對腎病的治療進行研究,在台灣已經結束第二期臨床試驗,這幾個月就會解盲,未來可能會走向三期,但「大家不用去期待說有什麼事情就能改變一個世界,這是不會的事情。」
搶救患者生命的競賽
對於腎病防治,吳麥斯說,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但其實人終將一死,總會有一個器官先變得不行,「現在做的事只是不讓腎臟變成第一名而已」,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死因競爭」,大家在比到底是病人哪個器官先壞掉。
吳麥斯強調,最終各科醫師還是要一起防守,尤其腎臟有很多的合併症,腎臟不好的人,心臟也會不好,眼睛、皮膚也都會不好,有些患者會走向失智,最近很多阻止腎臟病程往下發展的藥物出現,各界也在努力不讓更多人得到腎病、走向末期腎病,因此相信台灣腎病防治的未來還是非常光明的。
文/林志怡 圖/孫沛群
諮詢專家: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被忽略的 3 個重點
前述原因也成為民眾對台灣腎病防治成果抱持疑惑的主因,甚至有些民眾認為,台灣的腎病防治成效或許不如其他洗腎人口較少的國家,但吳麥斯指出,台灣會回報大量透析人口,其實還有 3 個常被忽略、卻也非常重要的原因,若細究其因果,其實台灣的腎病防治走得非常前面。
吳麥斯指出,首先要注意到的是,需要血液透析協助維持生命的這些患者,其腎功能都已經不足以自主維持生命,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肝、心臟,病人已經走了,但腎臟病的特殊之處在於,如果國家願意支持、願意幫助患者,這些人可以活下來,而且「你照顧得越好,他人越多、活越久」。
其二,因為台灣健保體制的存在,吳麥斯表示,我們擁有數一數二完整的資料庫,沒有任何一個在做透析的患者會被遺漏,其他國家在各醫院自行回報的情況下,資料高機率遭遺漏或低估,如韓國、新加坡等國家,調整其資料庫系統運作後,透析人口數回報也有明顯增加,也代表其資料庫越來越完整。
吳麥斯也提到,台灣的早期腎病預防其實已經越來越好,若從每年新增的透析病患人數趨勢來看,近幾年新增的病患數增幅趨緩,且甚至有新增人數較歷年減少的走向,且末期腎病開始透析年紀已經從 50 多歲往後延遲到 67.6 歲,今年預計可以再往後、變成 67.9 歲。
腎病防治的願景
對於台灣的腎病防治成果,吳麥斯說,許多國家也會來台灣觀摩相關系統的運作方式,但並不是說台灣做到這樣就可以很驕傲了,雖然目前很難再列舉出腎病防治的未來里程碑,但有至少 3 個方向是可以努力的,其中包括早期預防、病程控制、器官移植等面向。
吳麥斯說,早期腎病防治最重要的概念,讓一般人知道腎臟病的危害、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完全不要進入腎臟病的病程中,是最根本的作法,若患者因為種種因素,還是出現腎功能異常,此時要做的是早期治療、確實控制病程,不要讓疾病再往下惡化。
若患者仍不幸走向末期腎病、需要仰賴透析維持生命,吳麥斯指出,雖然現在有攜帶式或植入性的人工腎臟技術在持續發展中,但實際應用恐怕還需要時間,目前末期腎病患者若想擺脫透析的命運,還是要靠器官移植,可等待的人太多,捐贈的人不夠多,這應該是很大的問題。
細胞治療不是萬靈藥
然而,近年許多細胞治療技術出現、透過各種手段嘗試修復受到傷害的器官,未來末期腎病患者是否也有機會透過此類治療方式,重拾健康的身體?吳麥斯直言,「細胞治療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未來也會慢慢進化、演化,剛開始大家會覺得是神奇的東西,但所有東西都不會是完美的。」
「腎臟病是傷害的綜合,沒有那種神奇子彈,一打下去就全部停止了」,吳麥斯解釋,腎臟是非常分化的器官,是經過 600 萬年演化來維持體內恆定的系統,再生能力是差,受傷本就不容易完全恢復,末期腎病患者的腎臟功能更已經壞到沒辦法維持他身體的狀況,這時想再翻回來,機會很小、非常困難。
吳麥斯指出,細胞治療只是治療方案的一種,重點不在於逆轉末期腎病,而是阻止病情走向末期,他的團隊多年前就針對幹細胞對腎病的治療進行研究,在台灣已經結束第二期臨床試驗,這幾個月就會解盲,未來可能會走向三期,但「大家不用去期待說有什麼事情就能改變一個世界,這是不會的事情。」
搶救患者生命的競賽
對於腎病防治,吳麥斯說,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但其實人終將一死,總會有一個器官先變得不行,「現在做的事只是不讓腎臟變成第一名而已」,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死因競爭」,大家在比到底是病人哪個器官先壞掉。
吳麥斯強調,最終各科醫師還是要一起防守,尤其腎臟有很多的合併症,腎臟不好的人,心臟也會不好,眼睛、皮膚也都會不好,有些患者會走向失智,最近很多阻止腎臟病程往下發展的藥物出現,各界也在努力不讓更多人得到腎病、走向末期腎病,因此相信台灣腎病防治的未來還是非常光明的。
文/林志怡 圖/孫沛群
諮詢專家: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
本文授權轉載自《Heho健康》,原文為: 腎病防治下個里程碑在哪?腎病防治權威吳麥斯解析現況:「神奇子彈」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