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嘴疼痛、嘴巴打開就有聲音、吃東西時不適,根據國內本土統計約有 10% 台灣民眾面臨顳顎關節症候群,雖然盛行率高、願意就診比例卻不高,中醫大附醫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羅文甫醫師指出:「對於有此症狀的患者未必一定要手術,但日常生活中會建議病人少吃硬食物、咀嚼比較久的食物例如珍珠減少需要嚼勁。」
顳顎關節症候群表現多元!頭痛、頸部痛也是症狀
通常造成顳顎關節最常見的主因是:磨牙、口腔習慣不太好、咬合不正、外傷、以及心理壓力等等,包含牙齒咬合不正、牙齒排列亂的民眾,咬食物的效率變差咀嚼時間較久,飲食時關節需要一直動,這些都是「顳顎關節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國內研究顯示,台灣約好發族群在 20-40 歲族群,通常女性多於男性,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受其困擾。
最典型的臨床症狀:
此外,顳顎關節症候群症狀甚至也可能引起頭痛、頸部痛、肩部痛,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進食或說話,正因表現多元與複雜,有時候患者會誤以為是耳鼻喉科的疾病,得透過醫師詳細檢查確認周圍肌肉,使用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檢查關節才能診斷。
顳顎關節治療分為兩大類
在國外統計「顳顎關節症候群」盛行率更高,高達 31% 成年人或老年人可能有此問題,但為什麼就醫率低?羅文甫解釋:「主要是因為當有這樣耳前異音發生時,多數功能都還是正常的,嘴巴仍然張得開,對出現異音不以為意,大部分患者能夠適應這樣症狀多採取保守治療,通常不會立刻用手術治療。」
顳顎關節症候群治療方式,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類,初期會常以「非侵入性」保守治療起步,除非是嚴重病患保守治療下效果有限,無法改善症狀,或是治療後仍時常復發,才會考慮「侵入性治療」,像是施打肉毒、玻尿酸,關節腔沖洗等低侵入性的治療方式。
極少部份的嚴重嘴巴張不開,藉由影像檢查發現關節有脫位、沾黏就會考慮進入到手術,修復或取代受損的關節。
常見顳顎手術治療差異
顳顎關節鏡手術是一微創、相對保守的侵入性治療,在國外其實已行之有年,在台灣則相對少見,是屬於低侵入性的微創手術,用內視鏡可直接觀察關節內部,使用低溫電燒去除脱位關節盤前沾黏、或是使用縫線將脫位的關節盤復位。
羅文甫先前收治個案,是一名 39 歲的陳老師,從多年前發現張口時耳前開始出現異音(彈響聲),但症狀越來越嚴重,每當進食出現疼痛、甚至咀嚼困難,張口度只剩下正常值的一半,最後接受微創顳顎關節鏡手術,在術後第 14 天已能恢復到以往的張口度,吃飯講話不再發生疼痛。
此外,微創顳顎關節鏡手術也部份健保給付,羅文甫提到:「給付有些條件,另外術中醫材、術後打玻尿酸則沒有給付,部分會需要自費,但若沒有使用自費項目,仍可藉由傳統器械完成手術,相對手術時間會比較久,會給患者自己決定是否使用。」
但並不是人人都需要關節鏡手術,至於哪些人不適合做關節鏡手術?羅文甫表示先得區分是哪一種的關節疼痛,一種真的是關節出問題,一種是咀嚼肌發炎,若是屬於咀嚼肌發炎,當然不適合做此手術,即使手術後症狀也不會改善,仍需要患者來門診由醫師來診斷評估。
諮詢專家:中醫大附醫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羅文甫醫師
延伸閱讀:
嘴巴打不開就是顳顎關節炎?常見5大Q&A從症狀、治療一次看懂
嘴巴卡卡、張開疼痛?職能治療師教 6 招面對顳顎關節症候群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通常造成顳顎關節最常見的主因是:磨牙、口腔習慣不太好、咬合不正、外傷、以及心理壓力等等,包含牙齒咬合不正、牙齒排列亂的民眾,咬食物的效率變差咀嚼時間較久,飲食時關節需要一直動,這些都是「顳顎關節症候群」的高危險群。國內研究顯示,台灣約好發族群在 20-40 歲族群,通常女性多於男性,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受其困擾。
最典型的臨床症狀:
- 張口疼痛
- 張口閉口耳前有異音
- 咀嚼時顏面疼痛
- 張口受限或卡頓
此外,顳顎關節症候群症狀甚至也可能引起頭痛、頸部痛、肩部痛,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進食或說話,正因表現多元與複雜,有時候患者會誤以為是耳鼻喉科的疾病,得透過醫師詳細檢查確認周圍肌肉,使用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檢查關節才能診斷。
顳顎關節治療分為兩大類
在國外統計「顳顎關節症候群」盛行率更高,高達 31% 成年人或老年人可能有此問題,但為什麼就醫率低?羅文甫解釋:「主要是因為當有這樣耳前異音發生時,多數功能都還是正常的,嘴巴仍然張得開,對出現異音不以為意,大部分患者能夠適應這樣症狀多採取保守治療,通常不會立刻用手術治療。」
顳顎關節症候群治療方式,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類,初期會常以「非侵入性」保守治療起步,除非是嚴重病患保守治療下效果有限,無法改善症狀,或是治療後仍時常復發,才會考慮「侵入性治療」,像是施打肉毒、玻尿酸,關節腔沖洗等低侵入性的治療方式。
極少部份的嚴重嘴巴張不開,藉由影像檢查發現關節有脫位、沾黏就會考慮進入到手術,修復或取代受損的關節。
- 保守治療:藥物治療、軟質飲食、咬合板治療、物理及復健治療
- 手術治療:關節腔沖洗、關節鏡手術、開放性手術
傷口大小 | 術後恢復 | 手術風險 | 適應症 | |
關節腔沖洗 | 小 | 快 | 低 | 窄 |
開放性手術 | 約5-7公分 | 慢 | 高 | 廣 |
關節鏡手術 | 微創傷口(<0.5cm) | 快 | 低 | 廣 |
常見顳顎手術治療差異
顳顎關節鏡手術是一微創、相對保守的侵入性治療,在國外其實已行之有年,在台灣則相對少見,是屬於低侵入性的微創手術,用內視鏡可直接觀察關節內部,使用低溫電燒去除脱位關節盤前沾黏、或是使用縫線將脫位的關節盤復位。
羅文甫先前收治個案,是一名 39 歲的陳老師,從多年前發現張口時耳前開始出現異音(彈響聲),但症狀越來越嚴重,每當進食出現疼痛、甚至咀嚼困難,張口度只剩下正常值的一半,最後接受微創顳顎關節鏡手術,在術後第 14 天已能恢復到以往的張口度,吃飯講話不再發生疼痛。
此外,微創顳顎關節鏡手術也部份健保給付,羅文甫提到:「給付有些條件,另外術中醫材、術後打玻尿酸則沒有給付,部分會需要自費,但若沒有使用自費項目,仍可藉由傳統器械完成手術,相對手術時間會比較久,會給患者自己決定是否使用。」
但並不是人人都需要關節鏡手術,至於哪些人不適合做關節鏡手術?羅文甫表示先得區分是哪一種的關節疼痛,一種真的是關節出問題,一種是咀嚼肌發炎,若是屬於咀嚼肌發炎,當然不適合做此手術,即使手術後症狀也不會改善,仍需要患者來門診由醫師來診斷評估。
諮詢專家:中醫大附醫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羅文甫醫師
延伸閱讀:
嘴巴打不開就是顳顎關節炎?常見5大Q&A從症狀、治療一次看懂
嘴巴卡卡、張開疼痛?職能治療師教 6 招面對顳顎關節症候群
本文授權轉載自《Heho健康》,原文為: 張嘴就疼痛!台灣10%民眾面臨顳顎關節問題!什麼狀況該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