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屢創高溫,在戶外活動如何避免曬傷、熱傷害成了常見討論問題,藥師公會中藥發展委員會主委黃世勳提醒:「有些民眾有在服用抑制汗腺的藥物,像是抗組織胺藥、三環抗憂鬱藥等,都可能增加中暑風險。」對面民眾在夏日中常見的四大用藥、防曬疑慮,由藥師一一解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特定藥物增加中暑風險

不少民眾都有固定在服用特定藥物,但是有些藥物可能在夏季中增加中暑風險,像是憂鬱症藥物會影響排汗、甲狀腺補充劑會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身體產熱、或是利尿劑增加脫水風險。

此外,即便較為溫和的中藥也可能有這樣的問題,黃世勳說:「比較滋補的何首烏、白芥子可能造成比較多產熱作用,在中暑的影響機會上很高,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加上出門記得要防曬。」以下為常見易發生中暑機率的藥物,民眾需要特別留意。



二、如何挑選合適防曬產品

愛美女性出門不忘擦防曬,但別以為防曬產品係數越高越好,其實在挑選防曬乳時,可以先從自己的皮膚狀況觀察起,是容易曬黑、還是曬紅,與選擇的防曬類產品 PA 還是 SPF 有關聯性。

藥師公會中藥發展委員會副主委王儀絜解釋:「紫外線波長分為 UVA、UVB、UVC 主要是前兩者容易對人類產生影響,像是 UVA 容易讓人曬黑、老化、造成曬斑;UVB 則會造成曬傷、曬紅。」為對抗 UVA 的產品防曬係數都是PA+、PA++、PA+++,每多一個 + 則多一倍防曬時間;對抗 UVB 則是用 SPF 係數,此係數代表延長曬紅、曬傷的倍率,若 SPF 20 代表延緩 20 倍時間。

王儀絜強調:「並非係數越高越好,還是依據自己自身狀況、曝曬環境來做選擇,最重要的是防曬乳是需要補擦的,並非擦一次就可以防護一整天。」



三、防曬乳、防蚊液需間隔 15 分鐘

近日登革熱疫情嚴峻,除了擦防曬乳之外,不少民眾也會擦防蚊液,不少民眾也有疑慮兩者是可以合併使用?把握原則得「先防曬再防蚊」而且兩者要間隔 15 分鐘以上,王儀絜解釋:「避免防曬乳中的『二苯甲酮』與防蚊液中的敵避產生交互作用,刺激皮膚造成噁心、嘔吐、暈眩等。」



四、曬傷後蘆薈、中藥都能有幫助

即使擦了防曬乳,有些民眾仍會曬傷,這時普遍常見會到藥妝店買蘆薈擦,事實上,民眾自家如果有栽種蘆薈也可以直接拿來使用,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親自拿起自栽種的蘆薈,將左右邊的刺去除後,剖開取其中的果凍凝膠擦至皮膚上,主要是蘆薈大黃素也能緩解曬傷的不適感。

另外,民眾也可以自己使用中藥材還緩解皮膚的不適感,王儀絜提到:「中藥材中的薄荷、冰片有降溫作用;蒲公英、生甘草、黃連等有清熱抗菌;白及、紫草、雷公根則可以修復。」可以取以上的中藥材各 3 錢大概 12 克放入鍋子,用水做覆蓋再加入米酒可以把脂溶性藥材溶解出來,浸泡 30 分鐘後再小火熬煮 20 分鐘,最後加入冰片攪拌關火放涼,使用乾淨的紗布沾濕敷在皮膚上。

王儀絜提醒:「每一次可以敷 10-15 分鐘,若是皮膚比較乾燥的人,整片紗布就乾了可以取起來再重新敷一片,若手溫比較高的話,則不需要拍打按壓,剩餘的藥液也可以裝入瓶子帶出門使用,老人跟小孩都是敏感族群,放入冰片、薄荷的量可以酌量減少。」但若是有嚴重曬傷、且出現明顯傷口者仍是需要儘早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協助。

諮詢專家: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文、王芊淩/圖、黃懷賢

延伸閱讀:

曬傷小心會留疤!中醫師:易曬傷體質可調理,避免「日曬瘡」

別以為秋天就不會「頭皮曬傷」!專家:雄性禿、特殊髮型者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