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學生時代,都曾填寫過家庭狀況的調查表,上面一欄家境狀況的選項,總會讓當時年紀還小的大家感到困惑,近期就有鄉民長大之後回憶起當年,更開始好奇「現代年收多少才算家境小康?」貼文掀起熱烈討論,也讓「公認數字」出爐了。
近期有鄉民在論壇PTT上發文提到,想起在國小時填過一張家庭狀況的調查表,上頭一欄家境狀況中,當時他認為自己家並非租房、三餐也能溫飽,因此直覺填上了「小康」選項。不過原PO長大後回想起來,卻覺得越來越不對勁「我家是一間老房子,也沒有車能開,更沒出過國玩,到底哪裡算小康?」同時也開始好奇「家境小康的標準為何?」
貼文曝光後,多數網友得答案中,則認為「家庭年收總和 300 萬元」,就能稱作小康家庭。但許多網友也搖頭表示「個人覺得家境調查表中的小康選項,就是50%中位數的概念」、「如果家戶300萬才是小康,其實很難達成吧」、「小時候被要求填小康+1,長大才知道其實偏貧困」、「當時以為不用領補助就是小康」。
但討論文中的公認數字「家庭年收總和 300 萬元」,從實際情況來看其實有些難以達成。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去年公布的「2021年家庭收支調查」中顯示,每戶可支配所得平均數109.1萬元;每人平均數則為37.7萬元;若以中位數衡量,2021年每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92.9萬元,每人中位數為32.6萬元。
調查中也將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戶數分組,2021年最高20%的家庭每戶220.6萬元,最低20%的家庭每戶35.9萬元,差距6.15 倍,創下自2012年以來新高,也讓M型化社會問題浮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貼文曝光後,多數網友得答案中,則認為「家庭年收總和 300 萬元」,就能稱作小康家庭。但許多網友也搖頭表示「個人覺得家境調查表中的小康選項,就是50%中位數的概念」、「如果家戶300萬才是小康,其實很難達成吧」、「小時候被要求填小康+1,長大才知道其實偏貧困」、「當時以為不用領補助就是小康」。
但討論文中的公認數字「家庭年收總和 300 萬元」,從實際情況來看其實有些難以達成。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去年公布的「2021年家庭收支調查」中顯示,每戶可支配所得平均數109.1萬元;每人平均數則為37.7萬元;若以中位數衡量,2021年每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92.9萬元,每人中位數為32.6萬元。
調查中也將每戶可支配所得高低戶數分組,2021年最高20%的家庭每戶220.6萬元,最低20%的家庭每戶35.9萬元,差距6.15 倍,創下自2012年以來新高,也讓M型化社會問題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