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導致全球糧食供應不穩,並進一步引發糧價上漲,近日俄羅斯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更是加劇這一擔憂。然而,有德媒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其實在戰爭爆發前,俄羅斯以及中國就已開始透過限制化肥出口等手段,推高化肥價格,導致部分地區的農民只能減少施肥,並直接影響農田收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德國廣播電視聯合會(ARD)旗下多間媒體機構聯合調查報導,早在2021年秋天,就有德國農民留意到全球化肥價格不太尋常,俄羅斯和中國,差不多都在同期減少向國外供應化肥,由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磷肥出口國,這也導致全球市場的肥料銳減了20%。

當時北京給的理由是能源供應緊張,但不少農民並不買帳:「漲幅如此之大?對此我真的無法解釋」,更詭異的是,同期的天然氣價格卻出現小幅度下降。

不只如此,調查還發現,俄羅斯和中國在戰爭爆發前曾達成一項協議,這點在當時幾乎沒有引起注意,現在看來卻細思恐極,即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前一天,它同意將向中國出口小麥,歐盟議會德國綠黨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表示:「協議簽署日期是2022年2月23日,你可能非常天真地認為這只是巧合。」

簡言之,戰爭開始前,中國剛從俄羅斯獲取小麥,很可能是北京當時就已知曉,烏克蘭很快就會失去供應商的地位,然後戰爭就開始了:「仔細觀察中國的表現,我們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並不譴責俄羅斯的侵略戰爭,而是打算利用它。」

德國波昂大學(Universität Bonn)的農業經濟學家柯爾(Lukas Kornher)指出,中國對世界市場價格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推測中國目前擁有世界50%以上的糧食儲備,北京正在採取針對性戰略,確保當地糧食安全,藉由累積更多庫存,為危機做好準備。

更多「俄烏戰爭一年」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