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徵信所今(29)日公布最新「2022年台灣地區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研究」調查顯示,歷史首次出現6大公司營收淨額破兆元,其中鴻海更連續18年穩居營收淨額第1名寶座,台積電續居第2名。若就企業獲利表現來看,台灣半導體業上中下游龍頭企業不僅排名明顯提升,台積電、聯發科、聯電、日月光都進入最會賺錢企業前10名,其中台積電更已連續19年勇奪「獲利王」。
中華徵信所指出,台灣5千大企業首次出現6大公司營收淨額破兆元,依序為鴻海、台積電、和碩、台灣中油、廣達與仁寶,其中鴻海以3兆8037億元的營收淨額(個體財報)連續18年穩居第1名寶座,營收成長率4.39%;台積電則以營收淨額2兆2523億元維持第2名地位。台灣中油自2021年第7名上升到第4名,營收成長率35.20%,成功擠下廣達與仁寶。觀察營收前10大企業,鴻海領頭的電子製造業占有6席、公營事業單位占有兩席、傳統產業及金融業各占有1席。
從獲利能力來看,2022年5000大企業稅後純益總額為4兆3611億元,雖較2021年的5兆5,587億元衰退21.54%,仍是歷史次高。若從2022年稅後純益的前10大企業來看,隨AI、車用電子、物聯網等智慧終端解決方案的複合成長率拉升,台灣半導體業上中下游龍頭企業不僅排名明顯提升,台積電、聯發科技、聯電電子、日月光投控分別在45.13%、35.57%、41.51%、97.96%的純益率帶動下,共同進入最會賺錢企業前10名,依序居於第1、5、7、9名。
不僅如此,台積電獲利規模年成長70.4%,以稅後純益1兆165億元連續19年勇奪「獲利王」,而其他獲利前10大企業,則包括長榮海運、陽明海運、鴻海、萬海航運、富邦人壽、富邦金控。
隨各國疫情趨緩,航運需求持續反彈至2022年上半年,具體反映在經營績效前10大企業名單,航運三雄連續兩年進入經營績效前10名。其他7家名列經營績效前10大企業則包括台新創業投資、晶圓代工的台積電、不斷電系統UPS的旭隼科技、伺服器管理晶片的信驊科技、專精高科技廠房工程的巨漢系統科技、電源供應器的明緯企業與電子連接器的嘉澤端子。
中華徵信所指出,雖然5000大企業稅後純益總額僅為4兆3611億元,較2021年大幅衰退21.54%,仍是歷史次高,若不是受到台電和中油兩大能源公司大虧的拖累,稅後純益總額其實可上看4兆7751億元,以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及建立的客戶高黏著度的優勢,挺過全球產業的庫存調整期後,5000大企業仍將蓄勢待發。
不過,中華徵信所也提到,面對淺碟經濟的特質以及地緣經濟的轉變,台灣產業需要進行5個「固本」布局,以保有既有優勢並持續擴展,包括一、應做好兩個3/7布局配置,7成產能可以規劃設在海外,但是3成關建產能必須保留在台灣,研發能量最多3成放在海外,7成研發能量須留在台灣;二、佈局供應鏈的深度;三、朝向多元化的頂尖科技布局;四、有序降低中國生產基地的布局;五、集中資源,聯手產官學投入未來科技的先期研發布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獲利能力來看,2022年5000大企業稅後純益總額為4兆3611億元,雖較2021年的5兆5,587億元衰退21.54%,仍是歷史次高。若從2022年稅後純益的前10大企業來看,隨AI、車用電子、物聯網等智慧終端解決方案的複合成長率拉升,台灣半導體業上中下游龍頭企業不僅排名明顯提升,台積電、聯發科技、聯電電子、日月光投控分別在45.13%、35.57%、41.51%、97.96%的純益率帶動下,共同進入最會賺錢企業前10名,依序居於第1、5、7、9名。
不僅如此,台積電獲利規模年成長70.4%,以稅後純益1兆165億元連續19年勇奪「獲利王」,而其他獲利前10大企業,則包括長榮海運、陽明海運、鴻海、萬海航運、富邦人壽、富邦金控。
隨各國疫情趨緩,航運需求持續反彈至2022年上半年,具體反映在經營績效前10大企業名單,航運三雄連續兩年進入經營績效前10名。其他7家名列經營績效前10大企業則包括台新創業投資、晶圓代工的台積電、不斷電系統UPS的旭隼科技、伺服器管理晶片的信驊科技、專精高科技廠房工程的巨漢系統科技、電源供應器的明緯企業與電子連接器的嘉澤端子。
中華徵信所指出,雖然5000大企業稅後純益總額僅為4兆3611億元,較2021年大幅衰退21.54%,仍是歷史次高,若不是受到台電和中油兩大能源公司大虧的拖累,稅後純益總額其實可上看4兆7751億元,以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整合能力及建立的客戶高黏著度的優勢,挺過全球產業的庫存調整期後,5000大企業仍將蓄勢待發。
不過,中華徵信所也提到,面對淺碟經濟的特質以及地緣經濟的轉變,台灣產業需要進行5個「固本」布局,以保有既有優勢並持續擴展,包括一、應做好兩個3/7布局配置,7成產能可以規劃設在海外,但是3成關建產能必須保留在台灣,研發能量最多3成放在海外,7成研發能量須留在台灣;二、佈局供應鏈的深度;三、朝向多元化的頂尖科技布局;四、有序降低中國生產基地的布局;五、集中資源,聯手產官學投入未來科技的先期研發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