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台灣,有許多餐廳都設置了低消規則,避免顧客佔用了座位卻沒消費。不過這項規定也常常發生爭議,近期又有民眾到一間早午餐店消費破千元,但結帳時店家卻堅持「要點飲料」,消息曝光掀起輿論,但其實去年就曾發生過類似事件,而消保官也早已做出解答。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位民眾在臉書《爆怨公社》上大吐苦水,近期他與朋友前往一間早午餐店,一行三人點了3份餐點、2杯飲料,一共金額為1千多元,但卻不符合店家低消的規定,讓他用餐體驗很不好,最後也跑到店家Google留下2星評論「一進門說低消1杯飲料,但點餐時才知道餐點不算低消?低消的定義是最低消費,但為何要限制只能飲料?來用餐的要有心理準備,一定會被迫再點1杯飲料(最低150元起)」。

不久後店家則在評論區反擊「一進門就有告知低消是1杯飲料,所以我們沒跟你說餐點有算低消啊,怎麼會產生這種誤解呢?然後一進門就有告知,您也是聽完同意才走進來消費,如果您不同意,其實可以選擇不進來消費,怎麼又要說我們強迫您點飲料?門口都有放置菜單,寫低消1杯飲料,您自己也說一進門我們都有告知,建議您以後一定要聽清楚店家的規則,做好心理準備,再選擇要不要進來消費。」

▲一位民眾在臉書《爆怨公社》上大吐苦水,近期他與朋友前往一間早午餐店,一行三人點了3份餐點、2杯飲料,一共金額為1千多元,但卻不符合店家低消的規定,讓他用餐體驗很不好,最後也跑到店家Google留下評論,但店家也做出回應。(圖/Google評論)
▲一位民眾在臉書《爆怨公社》上大吐苦水,近期他與朋友前往一間早午餐店,一行三人點了3份餐點、2杯飲料,一共金額為1千多元,但卻不符合店家低消的規定,讓他用餐體驗很不好,最後也跑到店家Google留下評論,但店家也做出回應。(圖/Google評論)
這讓原PO相當困惑「大家所認知的低消真的都不同嗎?」遭遇引發民眾熱議,多數人則認為店家在玩文字遊戲。但其實早在去年,就曾發生過相似的案件,資深媒體人陳安儀2022年初到礁溪用餐,就曾點了破千元餐點,但仍被要求點飲料的事件。

當時消基會名譽董事長游開雄表示,在社會大眾認知中,「低消一杯飲料」代表最少要達到1杯飲料價格的消費,「低消」兩字對一般法律來說,就是進到店內的「最低消費額」。因此若是只寫「低消一杯飲料」,而店內飲料均價是150元左右,客人點了超過千元的其他餐點,是符合低消標準。游開雄當時更指出,業者不能用「低消」兩字來表示,必須註明消費者「必點」,寫清楚用餐規則,才能避免消費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