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豹能源創辦人兼發言人、桃園永豐雲豹籃球隊執行長張建偉,近年因為台灣積極發展綠能,加上魔獸旋風,討論度在台灣越來越高。回顧張建偉的成長經歷,既不是富二代,也沒有頂尖名校的高學歷光環,但憑藉著不服輸的衝勁、優秀的時間管理,闖出一片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學打工年收就破百萬!多角化經營與嘗試

大學時就因為打工年收入破百萬元,受邀上知名綜藝節目,張建偉回憶,以前有人告訴他,依他的學歷跟能力,可能一輩子就是這樣,要賺到年薪百萬比登天還難,但他並不這麼認為,「誰說做不到的?」就從那時開始,不管是時薪制還是接案制打工,英文家教還是到府美容,張建偉都積極嘗試:「我這個人就不是頂愛安逸的,我覺得就是要多角化經營,才能讓自己人生的成長一直加成」,就像一口完全敞開的大缸,再從中找出時間價值最高、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談到長達20年的金融從業生涯,就如他的打工之路一般,也是源於學生時代的一個起心動念:「當時有人告訴我說,如果我要賺錢,就要學著跟錢為伍,想了想就是金融業」。於是張建偉將原本滿檔的打工時間排出一部分,應徵了金融研究員的職缺,開始接觸全球、境外金融的東西,當時他才剛升文化大學企管系二年級。後來,張建偉在金融機構逐步升為行政助理、業務助理、直到大學畢業正式轉成業務。

▲張建偉大學時期就曾因打工年收入達百萬,上過知名綜藝節目。(圖/擷取自YouTube)
▲張建偉大學時期就曾因打工年收入達百萬,上過知名綜藝節目。(圖/擷取自YouTube)
投身金融產業20載 高壓下學習適應各種人事物

然而進到金融業後,張建偉也是過了4年都沒有業績、自信嚴重受挫的苦日子,還得學著在極端高壓、尖銳的環境中,不斷調適自己的情緒,因此學到各種應對人事物的方法,被罵是家常便飯:「每天看到的就是輸跟贏、賺錢跟賠錢,沒有打平這件事。他(投資人)今天賺錢心情也差,覺得投太少,賠錢心情也差,因為覺得自己投太多,沒有慾望被滿足的一天,整天面對一群永遠不滿足的人。」

擔任多年投資顧問後,張建偉轉為操盤手,也成立自己的創投公司,服務對象和投資標的都有了轉變,但他始終很看重「與人溝通」一事,對他而言,學校書本上的知識不是不重要,但以他自身來說,從求學時期打工,到真刀真槍的職場大染缸,得到的幾乎都是來自社會上的實戰經歷,跟人的磨合也已經到了一個地步:「我覺得已經沒有我不能適應的人了。」

阿爾巴尼亞、土耳其、巴西、海參崴….張建偉幾乎踏遍全世界,到處尋找可投資的物業,這段時間張建偉遭遇許多新的打擊,都與任職投顧時截然不同,接連的投資失利讓他開始懷疑人生,不敢相信自己也會眼光失準,「後來我就發現一件事,我怎麼算都算不出那個人到底是怎樣在做他自己的生意的」,更別提還有很多外在不可控因素。他曾在巴爾幹半島的阿爾巴尼亞買下一棟飯店,花了2年多重建,正準備開始賺錢時就爆發戰爭,緊接著又發生芮氏規模7點多的大地震,直接將飯店震垮:「我都還沒有站在那個門口,它已經整個下去了,變成一堆瓦礫,就沒了。」

▲張建偉曾在阿爾巴尼亞投資飯店業,沒想到剛整修完就接連遇到戰爭、地震。圖為飯店倒塌前的照片。(圖/雲豹能源提供)
▲張建偉曾在阿爾巴尼亞投資飯店業,沒想到剛整修完就接連遇到戰爭、地震。圖為飯店倒塌前的照片。(圖/雲豹能源提供)
連續投資失利!與風險為伍半生  自嘲:還是有看不透的時候

經營飯店沒成功,張建偉還試過去巴西做債權、去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海參崴投資賭場,原以為天時地利人和,比去澳門做還要好,結果就遇到俄羅斯被經濟制裁、俄國貨幣狂貶,中國還瘋狂打毒、打貪、打黃,本來預期的大批中國遊客也沒了:「那時就覺得怎麼會這麼絕,那幾年,非常慘。」自嘲與風險為伍半生,卻還是有看不透、看不懂的時候。

以為夠花幾輩子的錢快速流逝,分散雞蛋的籃子到處破,讓他直言:「世上真的沒什麼不可能的,唯一的不可能就是不可能」。賠到最後剩的一點資金,剛好就遇到投入再生能源的契機,2012年與朋友開始在日本進行再生能源(太陽能)的投資,政府、資金來源、價格波動都相對穩定,發展也比較良性,不像以前,都在1跟100之間激烈擺盪。

更重要的是,張建偉認為,再生能源相較於金融產業,比較沒有零和的問題,金融業是只要有一方賺錢,就一定會有一方賠錢,在他看來也與因果循環有關:「(金融產業)我後面會那麼失敗,可能是因為我前面太成功、賺太多,所以去得也快」,讓他很難再相信,真的有「不會倒」的產業跟公司。直到後來接觸太陽能,因為綠能是未來趨勢,政府也算大力支持,真的會比較嚴重的狀況,大概就是「老天爺倒了、沒政府了、沒銀行了」,除此以外就只有賺多賺少的問題,比起從前已經好很多。

被問到從金融轉再生能源產業,過程是否曾面臨困難、感受到專業技術領域的落差與不足?張建偉則說:「我大部分的事業都是跟人有關,在金融是『很兇的人』,在能源是『很多的人』,我一直擔任的是溝通的角色。」技術人才永不會缺乏、技術價值比較容易填滿,但反觀溝通能力就無法用價格衡量,而這也落實在雲豹能源的企業文化裡,希望培養出能溝通的全才,親力親為才會知道究竟發生什麼事,所以即使生活非常忙碌,張建偉仍堅持「面對面溝通」的重要性,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每件事,才能盡量達到目標。

▲張建偉從日本回台後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產業。(圖/雲豹能源提供)
▲張建偉從日本回台後積極投入再生能源產業。(圖/雲豹能源提供)
給年輕人的話:人上人的專業、人中人的溝通、人下人的態度

身為七年級生(1982年出生),張建偉證明了自己不是什麼草莓族,也鼓勵年輕世代,不要侷限自己的思維、不要害怕與人溝通,一開始的價值觀定位不宜太高,學歷和背景不代表一切,反而要倒空自己、虛懷若谷,就像他的座右銘:「人上人的專業、人中人的溝通、人下人的態度」。專業可以放的高,但溝通要放的平、姿態要放的低,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就是比別人優越,若想協商及溝通成功,需要的是與對方站在同溫層,放對位置很重要。

「就業不是你得到錢的第一個來源,就業是你得到經驗的第一個來源」,張建偉指出,學歷和能力都不代表本身經歷過的事,經驗才是,所以他也建議年輕人要大膽嘗試,不要在沙漠裡虛度光陰,而是把握時間多方面累積,才有辦法在大海裡撈出自己要的東西,真正做到「如魚得水」。

有鑑於環境議題越來越嚴峻,再生能源的發展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張建偉表示,年輕人可以在再生能源產業裡,找到很多值得嘗試的位置,得到充足的成就感與使命感。目前,國家政策已將2050年的方向明確訂出,大多都與環境永續有關,再生能源是少數能判斷2050年仍有前景的產業,全球同步。張建偉並舉例,最近非常火紅的AI人工智能,20年、30年後會如何,其實沒有人知道,但環境的議題,即使過了30年、50年都還在,而且台灣正式開始發展再生能源的時間不算長,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