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端午要吃粽,粽子外層幾乎都有粽葉包裹著,光一個台灣除了有製法相異的南、北粽,包粽子的粽葉其實也是大不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就整理了常見的3種粽葉,包含月桃葉、桂竹葉與麻竹葉,各自有其特性,也有除了包粽子之外的用途。但最令人驚奇的是,竟然有一種葉子,它其實根本不是葉子!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官方臉書貼文,台灣常見三款粽葉,包含月桃葉、桂竹葉與麻竹葉。貼文提到:「月桃葉除了用在粽子,也常常會墊在糕粿底下,有著淡淡月桃葉香,月桃葉乾燥時呈現黃褐色,帶有水份時則會呈現自然墨綠色,曬乾的葉鞘也常常用來製成繩索、涼蓆、草蓆、籃子等編織品。」但月桃葉需要去除硬梗,並煮過殺青,去除苦味才能拿來包粽。
其實月桃葉在南部常見,尤其台南、高雄的菜粽(素粽),經常會用上,記者曾請教過菜粽店家,據悉是因為菜粽用料較簡單,因此需要月桃葉的濃馥香氣來增加香氣,
貼文還提到「北部粽常常使用的是淡褐色,本身有淡淡竹筍清香,帶有深色斑點的桂竹葉,而因為質感較厚,用途很多,常被用來製作斗笠。」令人驚訝的是,桂竹葉其實並不是葉片,而是「竹籜(ㄊㄨㄛˋ)」,也就是桂竹筍的筍殼,竹籜的構造和葉片相似,但是沒有明顯的主葉脈,不能被稱為葉。
不過整個臺灣最常見的粽葉是麻竹葉,質地強韌、比較耐水煮,所以常常被選擇來包南部粽,煮的時候水會呈現深綠色,還會帶有類似紅茶的竹葉香氣。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月桃葉在南部常見,尤其台南、高雄的菜粽(素粽),經常會用上,記者曾請教過菜粽店家,據悉是因為菜粽用料較簡單,因此需要月桃葉的濃馥香氣來增加香氣,
貼文還提到「北部粽常常使用的是淡褐色,本身有淡淡竹筍清香,帶有深色斑點的桂竹葉,而因為質感較厚,用途很多,常被用來製作斗笠。」令人驚訝的是,桂竹葉其實並不是葉片,而是「竹籜(ㄊㄨㄛˋ)」,也就是桂竹筍的筍殼,竹籜的構造和葉片相似,但是沒有明顯的主葉脈,不能被稱為葉。
不過整個臺灣最常見的粽葉是麻竹葉,質地強韌、比較耐水煮,所以常常被選擇來包南部粽,煮的時候水會呈現深綠色,還會帶有類似紅茶的竹葉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