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2030年目標消除女性子宮頸癌。立法委員劉建國13日舉辦「守護女性健康 加速消除子宮頸癌」公聽會,與多個婦團共同呼籲,期待政府推動篩檢政策轉型,例如規劃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納入子宮頸癌篩檢的期程表,加速達成2030消除子宮頸癌的公衛目標。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子宮頸癌為2022年女性癌症死因第8位

WHO訂定2030年消除女性子宮頸癌之全球目標,建議各國透過預防、篩檢、治療與照護的全面強化,將子宮頸癌發生率降到每10萬人口4人以下。根據臺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2020年的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每十萬人有7.8人,距離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目標仍有一段距離。2022年的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2.7人(為女性癌症死因第8位),顯示子宮頸癌仍有一定的威脅。

子宮頸抹片檢查覆蓋率僅49.2%

子宮頸癌是少數可事前積極預防的女性癌症,劉建國表示,台灣自1995年推動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公費篩檢政策,讓子宮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降低約7成,造福許多婦女。但根據近期統計數據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覆蓋率已難再提升,2021年全台篩檢涵蓋率僅49.2%,低於已開發國家的69%至75%。

劉建國指出,台灣應參考國際趨勢,從前端的預防、中間的篩檢,到後端的治療,都需要與時俱進。呼籲國健署盡快與跨領域專家研議,共同討論新一代的篩檢推廣政策,融入新的篩檢誘因設計、HPV創新檢測等,並規劃導入時程表,供醫護人員和一般大眾遵循。

婦團籲提供多元的篩檢方式與工具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過去台灣子宮頸抹片篩檢政策成效卓著,未來如何進一步縮減差距,需要更多創新政策。例如澳洲高比例的男女疫苗施打策略以及HPV檢測,有望在2028年提早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消除子宮頸癌的國家;加拿大、日本也相繼提出具前瞻性的子宮頸癌篩檢政策。

她認為,子宮頸癌篩檢涵蓋的年齡層廣大,應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風險族群的女性採取不同的溝通模式,提供多元的篩檢方式與工具,同時結合基層診所與友善診所,透過具有專業度與同理心的推廣方式,讓女性產生行動力。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王鵬惠認為,子宮頸癌具備傳染性疾病特質,是三大婦科癌症中最有機會透過政策手段消除的癌症;亞洲婦癌研究團體榮譽理事長賴瓊慧也表示,對於始終「叫不出來」篩檢的婦女,政府應思考開發更安心簡便的篩檢方法,例如推廣自採樣陰道標本HPV檢測,讓女性可在家中自我採撿,若檢測出高風險HPV病毒,立即做陰道鏡檢查。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指出,過往依循WHO指引,台灣側重在疫苗施打。第1劑覆蓋率已達92%,第2劑也有88%。前端做的越好,可減少後端的憾事與不幸。將繼續召集專家共同討論與推進新一代篩檢的政策設計,如篩檢年齡層是否下修、HPV檢測對象是否從6年以上未做抹片採檢放寬到3年以上、建立台灣本土的篩檢共識指引等。在教育端部分,也可以透過孩子們將相關公衛訊息傳遞給家人,用親情呼喚的力量大,國健署可跟教育單位多合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82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