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再論述。
※退將言論一堆、尊重但需檢驗。
※陸軍增強軍力的難處。
新聞
五月下旬在論述歐美國家援助烏克蘭F-16戰機議題時,退役將領表示,若F-16戰機被擊落恐影響美國外銷商機。6月下旬,前陸軍總司令表示一年義務役兵役戰力還是零,腦袋空空總麼打仗?
※退將言論一堆、尊重但需檢驗。
首先要說明的是,台灣每半年有一波將令晉升,中少將加起來約略20人,一年約40人,若等比晉升與退伍的話,20年下來約略800人,這些將領學有專精因此退伍後的發言也會被媒體引用,部分常態性來賓的相關發言更會被媒體所引用。
民主自由社會退役將官與常人一樣都有發言權,但也須接受大眾的批判。以F-16戰機援助烏克蘭的新聞來看,援助烏克蘭F-16戰機算是既定事實,斷無可能因為怕F-16戰機被擊落、壞了商譽而不援助烏克蘭F-16戰機。退一步說難道美國會援助F-35戰機?顯然不會。況且這種言論一出隨即有軍事專家指出,F-16戰機有被擊落的戰例,但依然是暢銷機種,顯見上述論點有誤。相關新聞大眾只要輸入:退將F-16就有相關新聞與討論,這邊不贅述。
第二是前陸軍總司令稱一年義務役兵役戰力問題。稱當兵腦袋空空、仗怎麼打這種論述。這部分是真實、但部分錯誤。真實的部分在於基層士兵,他(她)不用想,他只要執行命令就好,當一年兵腦袋空空,正常。其實當兩年與三年兵也都一樣,因為士兵不用去「想」,他只須懂戰技、操作武器、服從命令就好,休假時期也不太會去鑽研相關知識,因此實務面來看,許多周邊的親友都會覺得當兵會變「笨」,或是說與社會脫節就是這原因。
另一個問題是,現在恢復成一年義務役徵兵制若腦袋空空,那反問前陸軍司令執掌兵符時,當兵是幾年?請問那時候的兵是否也是腦袋空空?若是,請問那時候有甚麼改善方案讓士兵不要腦袋空空、有戰力?說真的,大眾願聞其詳聽退將講述相關的解決方案。
以一年義務役兵制為例,既然退將知道這些兵腦袋空空。那試問有無改善方案或是良策?若相關的改善方案能於媒體專訪中提出並獲得刊登,那想必會只比說腦袋空空這四個字更有說服力。
※陸軍增強軍力的難處
面臨中國的文攻武嚇,各界其實不論政治立場為何,都希望能強化台灣國防實力,無論你要獨立或是爭取民主自由;由於武器系統的進步與台灣海峽的天塹,過往決戰的主力是海、空軍與飛彈部隊,目前則多了資通電軍的力量,這些軍種交戰與接敵的範圍、距離都較陸軍部隊長很多。
但陸軍有個特性是訓練時間短、裝備籌獲經費較海、空軍少很多,因此可以是同樣的一筆錢籌措到很多人操作的武器,例如購買一架幻象戰機的經費可能抵得上一連戰車等等,但這不是問題所在,最重要的問題是,上述退將陸軍人數很多,這會有很大的影響-觀念、制度。
陸軍退役將領思索增進戰力的方式,很可能就是人數眾多的部隊。當然能接受新式觀念的將領例外,舉個例子來說,閱兵典禮或是部隊校閱時,將領看到一連機步排齊步走,還是一個無人機/反無人機小組士兵領隊通過觀禮台時心裡會比較舒坦?這邊評比的標準居然是用將領或主觀的感受來論斷,很奇特吧!其實一般人也會有這種觀念,因為大眾不清楚無人機在現在戰場中到底有多厲害,按照過往慣例來看陸軍戰力的表現,就是強大的戰車與機步單位所致。
若這些觀念無法改變的話下列的新聞也就不讓人意外了。一個是陸軍刺槍與官校踢正步,刺槍術的新聞已經炒了一陣子,最有力的反駁點是:步槍是用來射擊的不是用來砍劈的!另一點是刺槍術可以學、可以健身,但不能列入團體競賽項次,因為主官在追求個人或單位績效下,會找機會狂練進而耽誤其他正常演訓。
踢正步的案例是這樣子—這可以彰顯部隊訓練成效以及官校傳統,這些因素我們都承認,因為士兵養成教育的重點是服從軍令、團體行動,行進也是訓練方式之一,甚至整個服役期間,若一再的對士兵施以禮儀訓練,這些官士兵還可以擔任各軍種的禮儀兵等。這表示兵是可以被訓練的,但這種禮儀兵的人數不能太多,否則誰來打仗?
以實務面來說,現在的兵能夠在結訓時期以一個連隊「齊步」走、前後左右標齊對正,大家步伐約略一致,在通過觀禮台的時候能夠走完,說真的就已是萬幸。這後面代表意義為:單位有要求、有訓練,這其實不簡單,因為人類從「民」到「兵」的養成教育中,確實需要時間。
大眾對將領的尊敬其實還源自於他的職位。有些將領掌權時確實可以左右戰局,二戰時期尼米茲看到羅徹斯特少校團隊儀容不整的樣態,若因此樣態而選擇不相信這個團隊所提供的情報,那或許就沒有中途島戰役美軍大勝的奇蹟了;但這個戰史獲勝的前提是將領的觀念要變;但很可惜的是,不只是退將、許多現役軍官也是以過往的觀念來看待未來戰爭,我們只能說,世界在變、大眾的觀念也要變,至於退將要做怎樣的發言,那就予以尊重了。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陸軍增強軍力的難處。
新聞
五月下旬在論述歐美國家援助烏克蘭F-16戰機議題時,退役將領表示,若F-16戰機被擊落恐影響美國外銷商機。6月下旬,前陸軍總司令表示一年義務役兵役戰力還是零,腦袋空空總麼打仗?
※退將言論一堆、尊重但需檢驗。
首先要說明的是,台灣每半年有一波將令晉升,中少將加起來約略20人,一年約40人,若等比晉升與退伍的話,20年下來約略800人,這些將領學有專精因此退伍後的發言也會被媒體引用,部分常態性來賓的相關發言更會被媒體所引用。
民主自由社會退役將官與常人一樣都有發言權,但也須接受大眾的批判。以F-16戰機援助烏克蘭的新聞來看,援助烏克蘭F-16戰機算是既定事實,斷無可能因為怕F-16戰機被擊落、壞了商譽而不援助烏克蘭F-16戰機。退一步說難道美國會援助F-35戰機?顯然不會。況且這種言論一出隨即有軍事專家指出,F-16戰機有被擊落的戰例,但依然是暢銷機種,顯見上述論點有誤。相關新聞大眾只要輸入:退將F-16就有相關新聞與討論,這邊不贅述。
第二是前陸軍總司令稱一年義務役兵役戰力問題。稱當兵腦袋空空、仗怎麼打這種論述。這部分是真實、但部分錯誤。真實的部分在於基層士兵,他(她)不用想,他只要執行命令就好,當一年兵腦袋空空,正常。其實當兩年與三年兵也都一樣,因為士兵不用去「想」,他只須懂戰技、操作武器、服從命令就好,休假時期也不太會去鑽研相關知識,因此實務面來看,許多周邊的親友都會覺得當兵會變「笨」,或是說與社會脫節就是這原因。
另一個問題是,現在恢復成一年義務役徵兵制若腦袋空空,那反問前陸軍司令執掌兵符時,當兵是幾年?請問那時候的兵是否也是腦袋空空?若是,請問那時候有甚麼改善方案讓士兵不要腦袋空空、有戰力?說真的,大眾願聞其詳聽退將講述相關的解決方案。
以一年義務役兵制為例,既然退將知道這些兵腦袋空空。那試問有無改善方案或是良策?若相關的改善方案能於媒體專訪中提出並獲得刊登,那想必會只比說腦袋空空這四個字更有說服力。
※陸軍增強軍力的難處
面臨中國的文攻武嚇,各界其實不論政治立場為何,都希望能強化台灣國防實力,無論你要獨立或是爭取民主自由;由於武器系統的進步與台灣海峽的天塹,過往決戰的主力是海、空軍與飛彈部隊,目前則多了資通電軍的力量,這些軍種交戰與接敵的範圍、距離都較陸軍部隊長很多。
但陸軍有個特性是訓練時間短、裝備籌獲經費較海、空軍少很多,因此可以是同樣的一筆錢籌措到很多人操作的武器,例如購買一架幻象戰機的經費可能抵得上一連戰車等等,但這不是問題所在,最重要的問題是,上述退將陸軍人數很多,這會有很大的影響-觀念、制度。
陸軍退役將領思索增進戰力的方式,很可能就是人數眾多的部隊。當然能接受新式觀念的將領例外,舉個例子來說,閱兵典禮或是部隊校閱時,將領看到一連機步排齊步走,還是一個無人機/反無人機小組士兵領隊通過觀禮台時心裡會比較舒坦?這邊評比的標準居然是用將領或主觀的感受來論斷,很奇特吧!其實一般人也會有這種觀念,因為大眾不清楚無人機在現在戰場中到底有多厲害,按照過往慣例來看陸軍戰力的表現,就是強大的戰車與機步單位所致。
若這些觀念無法改變的話下列的新聞也就不讓人意外了。一個是陸軍刺槍與官校踢正步,刺槍術的新聞已經炒了一陣子,最有力的反駁點是:步槍是用來射擊的不是用來砍劈的!另一點是刺槍術可以學、可以健身,但不能列入團體競賽項次,因為主官在追求個人或單位績效下,會找機會狂練進而耽誤其他正常演訓。
踢正步的案例是這樣子—這可以彰顯部隊訓練成效以及官校傳統,這些因素我們都承認,因為士兵養成教育的重點是服從軍令、團體行動,行進也是訓練方式之一,甚至整個服役期間,若一再的對士兵施以禮儀訓練,這些官士兵還可以擔任各軍種的禮儀兵等。這表示兵是可以被訓練的,但這種禮儀兵的人數不能太多,否則誰來打仗?
以實務面來說,現在的兵能夠在結訓時期以一個連隊「齊步」走、前後左右標齊對正,大家步伐約略一致,在通過觀禮台的時候能夠走完,說真的就已是萬幸。這後面代表意義為:單位有要求、有訓練,這其實不簡單,因為人類從「民」到「兵」的養成教育中,確實需要時間。
大眾對將領的尊敬其實還源自於他的職位。有些將領掌權時確實可以左右戰局,二戰時期尼米茲看到羅徹斯特少校團隊儀容不整的樣態,若因此樣態而選擇不相信這個團隊所提供的情報,那或許就沒有中途島戰役美軍大勝的奇蹟了;但這個戰史獲勝的前提是將領的觀念要變;但很可惜的是,不只是退將、許多現役軍官也是以過往的觀念來看待未來戰爭,我們只能說,世界在變、大眾的觀念也要變,至於退將要做怎樣的發言,那就予以尊重了。
●作者:楊威利/資深軍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