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迎來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民眾對此也越來越習以為常!但除了 COVID-19 本身造成的危害之外,從國際研究中也發現,疫情發生後抗藥性細菌的盛行率暴增 2 倍,林口長庚醫院邱政洵教授指出:「若放任抗藥性細菌持續惡化,到了 2050 年全球將有 1 千萬人可能死於抗藥性病原感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冠雙重感染加重病情!疫情加劇抗藥性

抗藥性細菌的問題就像是隱形風暴,在疫情後抗藥菌的比例持續上升,尤其在區域醫院中特別明顯,但別以為抗藥菌的問題與你我沒關係。事實上,在目前醫院裡部分的抗藥菌,例如 CRAB、CRE 等,多種抗生素的抗藥性幾乎達 100 %,未來真的會面臨無藥可醫。

邱政洵就分享近期在臨床上遇到的個案,一名 51 歲的婦人先前確診 COVID-19 連續高燒四日,身體疼痛、咳嗽住院,結果兩天出現呼吸窘迫,又來發現個案同時感染了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在使用抗生素雖有改善,第二波病情又再感染了革蘭氏陰性菌,一度出現敗血症、腎功能低下,更換抗生素治療住院長達一個月才順利出院。

抗藥細菌常見兩大來源

抗藥菌早在社區或生活周遭影響著我們,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分析常見抗藥菌的來源,他說:「一個是患者身體自己帶有,當抵抗力不好時就會作亂, 許多得到抗藥性細菌感染的人比較多的都是免疫力不好的患者。另外,一大來就是環境中,當感染管制沒做好,抗藥性細菌可能就會藉由不同的媒介互相傳播。」

早在 2004 年美國傳染病學會有發現抗藥菌的問題,當時列出六大危害的「逃脫菌」:

  • 屎腸球菌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肺炎克雷伯氏桿菌
  • 鮑氏不動桿菌
  • 綠膿桿菌
  • 腸內菌屬
經過將近二十年過去,多重抗藥性的細菌沒被解決,反而還更加嚴重,更權威的世界衛生組織也申明細菌抗藥性的嚴峻,列出十大緊急需要緊急應對的細菌,其中前六個細菌與上述相吻合。

照片檔 ID:470927083
照片檔 ID:470927083


抗藥菌影響癌症患者治療及用藥

抗藥箘的問題影響極大,像是對癌症病友們就是可能被波及的一方,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指出:「估計五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抗生素,抗藥性危機連帶也會影響癌症的選擇,癌友也可能因為一個感染讓之前癌症治療功虧一簣 。」

英國一項針對腫瘤科的醫師調查顯示,近三成的醫師認為 5 年內,癌症治療選擇就可能因為抗藥性問題而受限,顯示這樣的問題不單單只有感染科醫師該注意。

儲備抗要升速新藥、合理健保對抗抗藥菌

加上當出現急性感染時,患者的病程進展速度可能很快,有時候患者躺在病床上,醫師也明知有對症的藥物,卻因為藥證審核、健保給付速度而無法使用。

面對種種抗藥菌困境,陳宜君強調:「感染症治療重視因人而異、對症下藥、因時制宣,即使對抗同一種細菌,也並非所有人都適用同一種抗生素。」門診中常遇到病人同時懷孕、患有肝腎疾病或過敏,使用既有藥物出現明顯的副作用,家屬上網搜尋發現國外有更好的新藥,詢問醫師卻獲得「國內沒有引進」的無奈回覆。

現有的抗生素捉襟見肘,期盼政府相關單位多加重視,加速抗生素新藥引進且以合理價格納健保,讓感染專科醫師有更多種類的抗生素選項,可針對病人個別情況予以對應的治療。

諮詢專家: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
諮詢專家: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


文、王芊淩/圖、黃懷賢

延伸閱讀:

隱形疫情風暴「抗藥性細菌」來襲!感染醫師:回到沒有抗生素年代

疫後讓「抗藥性細菌」比例增加?常見使用抗生素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