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國也有總統大選,民主、共和兩黨都有人躍躍欲試,前副總統彭斯就表態要跟前總統川普一同角逐共和黨提名,此外包括聯邦參議員史考特和前南卡羅來納州州長海利等人都將參加共和黨的初選,熱鬧非凡。回頭看台灣,這次總統大選,唯獨國民黨沒有初選,改用所謂的「徵召」方式,造成即便在提名之後,侯友宜還卡在內部紛擾,民調甚至被柯文哲超車,讓人徒呼負負。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初選就是黨內整合的過程」,沒有整合,哪來的對外?

民進黨這次初選,只有賴清德一人登記,所以就是同額競選,但當時賴清德的身分已經是民進黨主席,2022縣市長選舉之後,民進黨已經進行了黨內重整,賴清德接手黨務後,他就開始拉攏各派系,跟立委餐敘。賴清德接主席後,立即處理在選舉過程中遭致外界批判的論文抄襲案以及黑金賄選案,提前為大選拆彈。

民眾黨這次也有初選,同樣的也只有黨主席柯文哲一人登記,而柯文哲選擇在國民黨提名侯友宜的同一天宣布參選。對柯文哲來說,他沒有內部整合的問題,柯文哲幾乎等同民眾黨,他可以主導整個黨的走向,黨的決策也是他一個人說了算,沒有什麼派系問題。

反觀國民黨,原本有意參選者就有不少人,到最後還有郭台銘、侯友宜兩人表達強烈意願,但國民黨就是堅持不辦初選。國民黨不是沒有初選制度,也不是沒辦過,既然有制度就要照制度走,不能因人設事。哪怕初選中間各自支持者互相批評、內鬥,但至少都在初選階段,不用在乎對手陣營攻擊,見縫插針。

此外,初選也是參選人很好的訓練過程。侯友宜只打過市長層級選舉,郭台銘是根本沒有打過選戰,如果兩人在初選過程中可以先把自己武裝好,等到提名後不是更有把握。初選過程呈現的優、缺點,也剛好給幕僚參考,在大選時候可以強化。

退一萬步言,如果有些政策或攻擊點,不知道選民接受度如何,例如九二共識、核能議題,不正好可以在初選政見會時,先過黨內這一關,藉由多位參選人的交鋒、彙整,來整合出一套論述。如果通過初選,至少有底氣,可以大方地強調這是國民黨的政見,全黨都給予認同。

國民黨沒有不初選的條件,卻選擇走自己的路。侯友宜當時民調高,卻靜待黨中央的辦法,什麼都沒準備;郭台銘則是走到一半回頭衝,加足馬力辦造勢,結果只差臨門一腳,讓他心有不甘。如果有初選,參選人表現大家看得一清二楚,黨內大老、派系、縣市長、立委們也有定見,這就是一個說服的過程,即便最後不是自己支持的對象,鼻子摸摸還是會牽手力挺,不至於走到現在這一步。

當賴清德、柯文哲進到大選備戰模式,侯友宜此時才在做初選要做的事情,拜訪請益黨內大老、跟智庫討論政策、面對選民的檢驗、逐步收攏政黨內異見。侯友宜起步就已經慢了,萬一中間再有閃失,要追上前面兩位可能就更難了,所以他只能加快速度,心無旁鶩。

或許有人說講這些都來不及了,國民黨就是沒初選,是!已經來不及了~侯友宜要彌補藍營支持者對他的不滿與偏見,機會愈來愈少;要化解跟郭台銘心中的芥蒂,也需要時間;要跟黨內人士磨合更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解決。

現在還不到追究責任的時候,支持者不用萬念俱灰,找人出氣。該扛起責任的是侯友宜,他必須花更多時間、做得更多、腰彎得更低、姿態放得更軟、話說得更清楚。唯有徹底面對過去的自己,才能迎來嶄新的未來。


●作者:錢震宇/資深媒體人、開放智庫發起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