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正式徵召侯友宜參加2024總統大選,原本積極爭取黨內參賽資格的郭台銘,近來又有新招,30日他到金門出席迎城隍活動,晚上和柯文哲在海邊牽手散步、並肩看海。郭柯合體引發政壇熱議,到底是「郭柯合」還是「柯郭合」?藍白還有沒有整合空間?甚至如果郭柯沒有合,郭台銘有沒有可能獨立連署參選?都成為眾人關注焦點。
透過QuickseeK快吸輿情資料庫觀察郭台銘近兩個月來的網路聲量趨勢,郭台銘宣布參選後,先分別出訪美日,然後又舉辦全國巡迴造勢活動,密集拋出議題,包括核融合發電、將政府內控公司化等,雖然存在正反意見,但網路上的討論確實熱烈,在這段期間,郭台銘平均每天可以創造1.7萬則聲量,單日最多也曾創下5.4萬則聲量高峰;但隨著國民黨中常會在5月17日確定徵召侯友宜,郭台銘聲量隨即下滑消沉,平均每天聲量只剩下9千多則,且大部分的日子的聲量在6.3則以下,沒有再帶出其他討論,已難再吸引關注。
另方面,透過臉書「郭粉」粉專專頁、私密社團的網路聲量趨勢,來檢驗郭粉能量。可以發現郭粉的聲量跟郭台銘本人網路聲量曲線走勢大致相同,在侯友宜正式被徵召後,郭粉社團的動能消沈很快,在侯被徵召前,郭粉社群平均每天能創造3.1千則聲量,最高當日聲量達到1.7萬則,而在侯確定被國民黨徵召後,郭粉社群平均每天只能創造2.3千則,甚至曾有單日聲量只有二位數。對比近年來國民黨內部常被討論的族群——韓粉,韓粉動能明顯較強,在韓國瑜淡出政治舞台後,韓粉無論線上線下依舊持續運作,能量驚人,而從前述數據來看,郭粉未能展現出這樣的動能。
進一步分析5月17日國民黨徵召侯友宜後,郭粉社群的意向為何?透過對社群內的留言內容進行類聚分析,結果發現,有41%的聲量表示支持「郭柯配」、37%的聲量表示會「改支持柯文哲」,這兩者是郭粉社群的主流意見。其他大致上其實也是支持郭柯配,例如有8%認為郭柯配才能下架民進黨、7%為郭柯配加油、7%認為郭應該跟柯合作。 顯然「唯一支持郭台銘」不是郭粉社團裡的唯一選項,支持郭柯配、稱要改投柯的聲音大有人在。可見,郭粉忠誠度並不如預期的高,轉投柯文哲的聲音也來得很快。
郭粉社群中有將近4成的聲量迅速轉換,表示將改支持柯文哲,不難想像一部分的郭粉其實和「厭惡藍綠」的選民有所重疊,郭台銘或許一度成為這些人的寄託,但身為成功商人的他,轉身參與政治時間不長,無論是對政治記者的應答,或在各種造勢活動上的舞台魅力,都還無法成為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政治人物,過去一段時間的「驚句」連發也未能成為深植人心的「金句」,因此難以在短時間培養出「鐵粉」,從數據也可以看見,無論是郭台銘本人的聲量、郭粉的動能都消退很快,郭台銘若要獨立參選,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作者:黎榮章/ Quickseek輿情大數據創辦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方面,透過臉書「郭粉」粉專專頁、私密社團的網路聲量趨勢,來檢驗郭粉能量。可以發現郭粉的聲量跟郭台銘本人網路聲量曲線走勢大致相同,在侯友宜正式被徵召後,郭粉社團的動能消沈很快,在侯被徵召前,郭粉社群平均每天能創造3.1千則聲量,最高當日聲量達到1.7萬則,而在侯確定被國民黨徵召後,郭粉社群平均每天只能創造2.3千則,甚至曾有單日聲量只有二位數。對比近年來國民黨內部常被討論的族群——韓粉,韓粉動能明顯較強,在韓國瑜淡出政治舞台後,韓粉無論線上線下依舊持續運作,能量驚人,而從前述數據來看,郭粉未能展現出這樣的動能。
進一步分析5月17日國民黨徵召侯友宜後,郭粉社群的意向為何?透過對社群內的留言內容進行類聚分析,結果發現,有41%的聲量表示支持「郭柯配」、37%的聲量表示會「改支持柯文哲」,這兩者是郭粉社群的主流意見。其他大致上其實也是支持郭柯配,例如有8%認為郭柯配才能下架民進黨、7%為郭柯配加油、7%認為郭應該跟柯合作。 顯然「唯一支持郭台銘」不是郭粉社團裡的唯一選項,支持郭柯配、稱要改投柯的聲音大有人在。可見,郭粉忠誠度並不如預期的高,轉投柯文哲的聲音也來得很快。
郭粉社群中有將近4成的聲量迅速轉換,表示將改支持柯文哲,不難想像一部分的郭粉其實和「厭惡藍綠」的選民有所重疊,郭台銘或許一度成為這些人的寄託,但身為成功商人的他,轉身參與政治時間不長,無論是對政治記者的應答,或在各種造勢活動上的舞台魅力,都還無法成為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政治人物,過去一段時間的「驚句」連發也未能成為深植人心的「金句」,因此難以在短時間培養出「鐵粉」,從數據也可以看見,無論是郭台銘本人的聲量、郭粉的動能都消退很快,郭台銘若要獨立參選,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作者:黎榮章/ Quickseek輿情大數據創辦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