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四接」第五度闖關環評延期,讓議題爭議再度浮上檯面。盤點四接的爭議大多複雜且環環相扣,從海洋生態吵到政治鬥爭、公投變質,究竟這項議題討論的重點為何?四接的興建對未來能源供應又有多大的助益呢?
想轉型天然氣發電 填海造陸、四接東移卻引反對聲浪
四接全名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與協和火力發電廠的轉型有關。位在基隆市中山區的協和電廠,啟用時間為1977年,因設置的4部發電機組重油發電,且機組老舊,多年來成為基隆最大空氣污染源,屢屢引發爭議,故1、2號機已在2019年除役,而3、4號機也預計在2024年除役,台電預估到時將出現470萬瓩的電力缺口。
為此,台電規劃在原址改建天然氣發電機組,可就近供應基隆、台北南港及新北汐止等地工商發展的電力需求。為了成功轉型成天然氣發電,台電計劃在協和電廠外海興建天然氣接收站,也就是在外木山海域「填海造陸」,並放置天然氣LNG儲槽與接收碼頭,作為天然氣氣源。
台電於2018年提出最原始的計畫中,規劃填海29.25公頃,設置的4部天然氣機組各1000至1300MW,並興建6座各16萬公秉的儲槽。此計畫因對環境有重大衝擊,故台電在隔年提出替代方案,將填海規模縮小至18.6公頃,改興建2部各1000至1300MW的天然氣機組,及2座各16萬公秉的儲槽。環團仍表示不滿,質疑方案恐活埋7.5萬株珊瑚,甚至有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會消失,反對危害海洋生態與海景。
為考量維護海洋生態,台電於去(2022)去年提出「東移方案」,將填地面積縮小至14.5公頃,並向東移400公尺,但各反對族群還是不買單,除了海洋環境保育團體多次抗議表達對海洋生態的憂心之外,基隆原住民也表示,海洋孕育許多生命,不允許將海洋填起,漁民也擔心,填海造陸恐會對當地漁獲量造成衝擊。航運人士則認為,東移方案恐引發塞港危機,對基隆港造成安全隱憂。
四接對未來能源占比的貢獻?台電:穩供電+減媒
撇除上述反對族群對於四接興建的憂慮,台電表示,「協和電廠以氣換油」的概念對我國加速減煤至關重要,我國去年氣電占比已提高至38.8%,接收站的興建可望推進2025年天然氣佔比提高至50%的目標,此外,北東電網還蓋人口數達480萬,北東用電估計在2025年時將達600萬瓩,但僅剩和平電廠130萬瓩可支撐,電力缺口引人擔憂。
除了四接興建所引發的正反方討論,四接爭議也延伸至公投戰場,由民眾自發組成的「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在去年推動「基隆護海公投」,當時基隆市府為民進黨執政,在發起小組補件後,市府表示得再呈報行政院,引發「市府企圖阻撓公投成案」的爭議。
今年,換上國民黨執政的基隆市府,在發起小組原案補正重新推動公投後,隨即通過審查,通知提案人可以準備開始第二階段連署。兩黨派各自在市府執政的一連串操作,皆受到「四接公投變質,淪為政治鬥爭棋子」的質疑。
四接興建爭論不休,在去年7月經歷第4次環評初審審查時仍未通過,於今年5月25日召開的第5次初審會議,也因環團抗議、地方政府反對、環評委員會不配合下,環保署最後以需凝聚最大共識為由將審期待定,爾後,原定在6月2日續審專案小組第5次初審會議又臨時公告延期,四接興建案再度進入延長賽。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四接全名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與協和火力發電廠的轉型有關。位在基隆市中山區的協和電廠,啟用時間為1977年,因設置的4部發電機組重油發電,且機組老舊,多年來成為基隆最大空氣污染源,屢屢引發爭議,故1、2號機已在2019年除役,而3、4號機也預計在2024年除役,台電預估到時將出現470萬瓩的電力缺口。
為此,台電規劃在原址改建天然氣發電機組,可就近供應基隆、台北南港及新北汐止等地工商發展的電力需求。為了成功轉型成天然氣發電,台電計劃在協和電廠外海興建天然氣接收站,也就是在外木山海域「填海造陸」,並放置天然氣LNG儲槽與接收碼頭,作為天然氣氣源。
台電於2018年提出最原始的計畫中,規劃填海29.25公頃,設置的4部天然氣機組各1000至1300MW,並興建6座各16萬公秉的儲槽。此計畫因對環境有重大衝擊,故台電在隔年提出替代方案,將填海規模縮小至18.6公頃,改興建2部各1000至1300MW的天然氣機組,及2座各16萬公秉的儲槽。環團仍表示不滿,質疑方案恐活埋7.5萬株珊瑚,甚至有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會消失,反對危害海洋生態與海景。
為考量維護海洋生態,台電於去(2022)去年提出「東移方案」,將填地面積縮小至14.5公頃,並向東移400公尺,但各反對族群還是不買單,除了海洋環境保育團體多次抗議表達對海洋生態的憂心之外,基隆原住民也表示,海洋孕育許多生命,不允許將海洋填起,漁民也擔心,填海造陸恐會對當地漁獲量造成衝擊。航運人士則認為,東移方案恐引發塞港危機,對基隆港造成安全隱憂。
四接對未來能源占比的貢獻?台電:穩供電+減媒
撇除上述反對族群對於四接興建的憂慮,台電表示,「協和電廠以氣換油」的概念對我國加速減煤至關重要,我國去年氣電占比已提高至38.8%,接收站的興建可望推進2025年天然氣佔比提高至50%的目標,此外,北東電網還蓋人口數達480萬,北東用電估計在2025年時將達600萬瓩,但僅剩和平電廠130萬瓩可支撐,電力缺口引人擔憂。
除了四接興建所引發的正反方討論,四接爭議也延伸至公投戰場,由民眾自發組成的「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在去年推動「基隆護海公投」,當時基隆市府為民進黨執政,在發起小組補件後,市府表示得再呈報行政院,引發「市府企圖阻撓公投成案」的爭議。
今年,換上國民黨執政的基隆市府,在發起小組原案補正重新推動公投後,隨即通過審查,通知提案人可以準備開始第二階段連署。兩黨派各自在市府執政的一連串操作,皆受到「四接公投變質,淪為政治鬥爭棋子」的質疑。
四接興建爭論不休,在去年7月經歷第4次環評初審審查時仍未通過,於今年5月25日召開的第5次初審會議,也因環團抗議、地方政府反對、環評委員會不配合下,環保署最後以需凝聚最大共識為由將審期待定,爾後,原定在6月2日續審專案小組第5次初審會議又臨時公告延期,四接興建案再度進入延長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