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持續緊張,不只外國企業大嘆在中國難經營,連中國本地企業也頗有感。有外媒報導指出,許多中國科技公司的負責人陸續進行「去中國化」,包括將公司總部遷到海外,還有設法獲得其他國家的永久居留權。
根據《路透社》報導,2019年之前,中國公司在美國開展業務幾乎沒有什麼困難,但美中緊張局勢升級、美國對中國實施一連串制裁後,一些中國公司開始在海外設立總部,希望避掉來自美國的「關注」。
在中國深圳經營軟體公司3年的瑞安(化名)表示,自己的企業版圖已經延伸至美國,擁有不少用戶,但對於美中貿易爭端,以及美國立法者向中國企業施加越來越多限制感到失望,感嘆「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都沒有類似問題」、「我們感覺很像夾心餅乾」。
在《路透社》採訪的7位中國科技企業家裡,多數都曾在海外接受教育,希望於美國拓展業務,所有人都試圖在其他地方獲得永久居留權或公民身份;當中只有3位同意透露英文名字,其他人則要求完全匿名,並要求不要詳述自己公司的業務內容,以免在中國遭到報復。
雖然朝美國擴張業務已變得更加困難,這仍然是大多數受訪企業家的最終目標,因為專注於中國國內市場,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特別是在經歷中國當局對科技產業的監管打壓、新冠大流行期間嚴厲的管控措施,導致他們對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理想幻滅。
有受訪者指出,雖然在中國做生意並非完全不可能,但美中之間的不信任已經變得如此嚴重,以至於他們不得不考慮移民等選項。總部位於深圳的商業諮詢公司「北美生態系統研究所」(North American Ecosystem Institute)負責人佩雷拉(Chris Pereira)表示,尋求公司形象重新定位、甚至「去中國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今年以來已經收到大約100份來自中國企業的相關諮詢請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中國深圳經營軟體公司3年的瑞安(化名)表示,自己的企業版圖已經延伸至美國,擁有不少用戶,但對於美中貿易爭端,以及美國立法者向中國企業施加越來越多限制感到失望,感嘆「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都沒有類似問題」、「我們感覺很像夾心餅乾」。
在《路透社》採訪的7位中國科技企業家裡,多數都曾在海外接受教育,希望於美國拓展業務,所有人都試圖在其他地方獲得永久居留權或公民身份;當中只有3位同意透露英文名字,其他人則要求完全匿名,並要求不要詳述自己公司的業務內容,以免在中國遭到報復。
雖然朝美國擴張業務已變得更加困難,這仍然是大多數受訪企業家的最終目標,因為專注於中國國內市場,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特別是在經歷中國當局對科技產業的監管打壓、新冠大流行期間嚴厲的管控措施,導致他們對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理想幻滅。
有受訪者指出,雖然在中國做生意並非完全不可能,但美中之間的不信任已經變得如此嚴重,以至於他們不得不考慮移民等選項。總部位於深圳的商業諮詢公司「北美生態系統研究所」(North American Ecosystem Institute)負責人佩雷拉(Chris Pereira)表示,尋求公司形象重新定位、甚至「去中國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今年以來已經收到大約100份來自中國企業的相關諮詢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