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摧殘三年的期間,中國經濟不斷傳出警訊。南華早報評論家周昕(Zhou Xin)撰文指出,在出生率直線下降、有破裂風險的債務泡沫以及正在失去光彩的「世界工廠」稱號這三頭「灰犀牛」逐漸壯大下,中國的經濟成長岌岌可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學者米歇爾(Michele Wucker)於2013年提出「灰犀牛」一詞,指的是「顯而易見且高機率發生、卻被忽略的威脅」。如今正有三頭灰犀牛正威脅著中國經濟成長。

周昕在文章中表示,隨著中國出生率急劇下降,第一隻灰犀牛比之前預期的更具威脅性。印度已經取代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而在2022年出生人口降至956萬人後,今年中國出生人數可能會將至800萬以下,若真如此,這將會創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建國以來最低出生人口紀錄,也將會顯示出,中國正陷入數十年來生育限制造成的低生育率陷阱。

部分中國研究人員認為,隨著教育水平提高和勞動力增加,中國將繼續受益於新「人口紅利」。但文中指出這個論點是錯誤的,因為快速人口高齡化並非紅利。事實上,人口結構變化已經開始削弱中國的增長動力,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問題只會變得更糟。

第二隻灰犀牛則是中國的債務,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多年以來一直受到關注,當局長期以來努力去槓桿化。儘管中國迄今成功避免了債務危機,但在這個問題上得過且過的空間正在迅速縮小。

過去中國依靠快速的經濟成長來解決債務問題,但隨著經濟失去動力,中國政府不再有足夠的餘裕。由於政府、企業和家庭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300%,中國未來必須面對過度借貸的後果。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被視為安全的中國家庭資產負債表可能會開始轉壞,如果在科技和金融領域的高薪工作掀起裁員潮導致收入減少,過去大幅舉債購買房地產的家庭將飽受背債之苦。

第三隻灰犀牛是中國與美國、日本等經濟體脫鉤。不論是要稱為「去風險化」或是「脫鉤」,經濟整合和貿易優先於價值差異的時代已經結束,中國做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中國的經濟升級和技術追趕的步伐或許將慢下來,並且隨著跨國公司將中國邊緣化,或是將其排除在供應鏈之外,中國將會失去製造優勢。

文末提到,中國已經採取措施應對這些威脅,但仍有許多工作要做,歸根究底,中國必須依靠經濟自由化和開放讓人民對未來更有信心,當大眾對於經濟前景樂觀時,三隻灰犀牛會更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