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是一個時間點,讓我們看見能源與地緣政治風險存在雙邊關係,能源價格的任何上漲,都有可能刺激地緣緊張,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進一步引發國際衝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能源危機是全球性的,儘管過去1年多,看似是歐洲承受最多苦果,但事實是,許多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也都受到不小的影響,各國都在危機中尋求加強能源安全,對能源效率的投資明顯上升,政策在過程中至關重要。

在戰爭開打1年多的現在,我們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結論,就是在西方陣營盡可能的團結下,俄羅斯打的能源牌並不算贏,至少沒有得到預料中的效果,也沒有迫使西方火速放棄援烏,俄國反過來還遭受一系列制裁,需為流失的歐洲市場找到替代買家。

在危機時刻,雖然應對不盡完美,也確實面臨能源短缺帶來的一連串惡劣影響,可在加速部署清潔能源方面,歐盟確實取得一些成果,確保緊急能源供應不至於真的斷炊;儘管一度被迫恢復核能、燃煤的使用,但那終究只是暫時的。

俄烏戰爭從根本上改變了歐盟對使用化石燃料發電的態度,將化石燃料視為對國家安全、能源負擔能力和氣候目標的威脅。能源智庫「Ember」的分析表明,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風能和太陽能的增長,為歐盟節省了120億歐元的天然氣成本,反映出新的能源格局,也提高了對可再生能源的雄心,如「REPowerEU」提案,旨在2030年可再生能源達45%的基礎下,將太陽能容量在2025年時翻倍。 

然而,要注意的是,世界尚未真正擺脫能源危機,因為能源的轉型並非一蹴可及,無法短期內就完全到位,而且去年歐洲天然氣需求減少,大部分原因是異常溫暖的天氣和工業生產停滯,所以在爭取到時間、熬過冬天後,是時候考慮實施結構性的變革,採取更強有力的政策行動,讓能源系統能真正免於未來價格波動的影響,又加劇民眾生活困難。 

隨著戰爭的繼續,現在還遠不是自滿的時候,身處能源動盪的時代,在日益多極化和破碎的國際體系中,在大國競爭的陰影下,多國努力實現供應鏈多元,希冀實現真正的能源自主,畢竟生產能源的設備、零件來自哪裡,也會有影響,難保不會被地緣政治波及。

其實何止是歐洲,能源安全也是全球共同的嚴峻課題,跳脫俄烏戰爭、供需惡性失衡的框架以外,面對氣候變遷及溫室效應,這種衝擊對全人類來說都是沒有選擇性的,需要時間凝聚公民意識、建構願景,教育人民永續發展所需付出的短期代價雖大,但長遠來看卻是不得不的選擇。

只不過,隨著轉型的進行和消費多樣化,能源安全或將出現新的脆弱性和威脅,因為全球生產將進一步集中在低成本、低排放生產的國家,清潔能源多元化必要技術和零件的來源地,甚至比石油更集中;而一個安全的能源系統,必須具備靈活性、彈性,能承受意外的衝擊和中斷,還能迅速恢復。

簡言之,全球化之下,如果每個國家都只在自己的境內生產和消費,很難擴大清潔能源的規模,甚至助長分裂和保護主義,要實現能源安全,若能在兼顧適度自主與整合的前提進行,才是長遠之道。

更多「俄烏戰爭一年」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