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處今(23)日指出,4月工業生產指數為76.40,年減22.86%,製造業生產指數為75.85,年減23.52%,雙指數本應為「連8黑」,但由於工業生產指數基期改編,並以110年為新基期,經重新回溯結果,兩指數為連續第11個月負成長。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統計處說明本月續黑原因,主要仍是由於全球經濟受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產品需求不振,加上產業鏈持續庫存調整,導致生產下滑;累計今年1至4月較上年同期減少19.13%。

統計處指出,電子零組件業、積體電路業、面板、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基本金屬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機械設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等業別接續呈負成長。

資訊電子產業方面,因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軟,供應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抑低相關零配件訂單動能,使得電子零組件業年減31.10%,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也年減14.01%,但伺服器、交換器等續呈增產,抵銷部分減幅。

在傳統產業中,因全球景氣疲弱,市場消費動能萎縮,廠商設備投資意願下滑,加上庫存去化持續,廠商採歲修或計畫性減產因應,導致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基本金屬業分別年減19.37%及11.57%,機械設備業也年減24.72%。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2.94%,主因歐美客戶庫存偏高,使得汽車用零件訂單縮減而減產,但受惠燃油小型轎車新款上市,拉升產量,抵銷部分減幅。 

統計處表示,隨著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推展,有助於挹注我國製造業生產成長動能,不過,全球經濟仍受通膨及升息壓力影響,加上俄烏戰爭、美中科技爭端等不利因素續存,恐約制我國製造業成長力道,後續發展需密切關注,並審慎因應。預估5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約為75.51至79.51,年減25.1%至年減21.1%。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指出,目前預測,庫存去化情形可望在第三季告一段落,待第三季指數衰退幅度收斂後,即能在第四季力拚正成長,復甦曲線應會是U型,不致於落至L型。

此外,為反應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變遷,工業生產指數美5年會進行基期改編,此次指數修訂參考109年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110年上市櫃及營所稅資料,修訂後,109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率為9.30%,較改編前的7.56%,上修1.74個百分點,110年也上修1.32個百分點,111年則由 0.93%下調至-1.79%,其中111年因下半年受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下滑,以及客戶消化庫存訂單減少影響,電子零組件業年增率下修5.61個百分點,此次更納編IC設計產品,以完備我國半導體產業生產鏈統計,該業權數提高,進一步壓低整體製造業的指數。

黃偉傑表示, IC設計是半導體產業鏈的最上游,主要市場為中國,然而,中國在去年10月啟動封控措施之後, 台灣製造業訂單也受到影響,故去年製造業負成長表現往前移,從本來的9月,往前移至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