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網紅企鵝妹徒步環台,因直播過程中大多時間走在一般道路上,外國觀眾不可思議問「台灣沒有人行道嗎?」。台中市議員王立任、張玉嬿、黃守達、謝志忠今(22)日質詢指出,依照「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服務道路都應留設人行道,除了快速道路、國道,以及服務道路的12米以下且有平整騎樓或無遮簷人行道者,得視實際需要設置,實際上都要設置。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立任表示,台灣一直被說行人地獄,除了駕駛習慣,沒有足夠的人行道也是重要原因,造成許多路段的行人危險,台中市人行道普及率,就現有資料台中市2020年51.9%六都第三,2021年51.89%六都第四來說,仍有進步空間。


王立任說,除了人行道普及率,人行道的品質也一樣重要,到現在都還有人行道僅有30公分寬,有的因路燈消失,有的被變電箱整個佔滿。就淨寬度而言,參考營建署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的建議,分為三個區間,無障礙通行的需求約1.25公尺,同時也是單人通行的舒適寬度,而雙人通行的舒適寬度則需2.5公尺,台中人行道淨寬度若按此建議標準來區分,小於1.25公尺38%、1.25至2.5公尺43%、超過2.5公尺19%,可見不符合無障礙通行需求的仍有很大比例,台中市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再次要求積極打造行人安全空間,爭取品質好的人行道,翻轉行人地獄。


張玉嬿說,學校圍牆緊鄰馬路的例子在大屯區其實不少,圍牆外圍停滿汽車,只剩狹窄的步道,小朋友上學人車爭道、安全堪慮,有待市府跨局處通盤檢討,要求在通學步道打破「車道變窄很危險、沒空間設人行道」的迷思,優先守護學生安全。


黃守達也指出,據交通局統計,目前全市累積劃設 121 處的標線型人行道。標線型人行道僅需要更改地上標線,條件限制較少,施工成本低,容易大量施作。但因為缺乏實體分隔,經常會有汽機車違停或者占用的情形,在車流量高的路段更是經常發生人車爭道的狀況。


黃守達要求,建設局應與交通局合作盤點最常被違停占用及車流量高的標線型人行道處,優先改為實體人行道或設置分隔設施,讓市民可以安心行走在人行道上。


建設局指出,台中市積極建置人行空間,依據營建署統計,台中市截至去年底有人行道的道路長度為1839公里,市區道路總長度為2869公里,人行道普及率增加至64.09%,位居六都前段班。


另市府建設局與教育局跨局處合作,自市長盧秀燕上任後,過去四年已施作95所學校通學步道改善,改善長度逾32公里,現正持續與教育局合作,利用圍牆後退、規劃家長接送區等方式,改善學童通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