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資深戲迷,追劇的實戰經驗百百種,有那種上檔造勢震天價響實際看了才大呼「見面不如聞名」的,還有這種純粹因為口碑野蠻生長,熱火朝天到讓你「不看都不行」的。
這幾個禮拜,江湖盛傳2023上半年真正實打實的「台灣之光」(豆瓣網評分飆到逆天的8.9之高),是一齣宣傳預算不是特別大(跟Netflix宣傳《模仿犯》那種不把錢當錢看的手筆相比)的反骨神劇 :《不良執念清除師》。
總之,網路討論炸開了鍋:首先是腐劇圈的姐姐妹妹把他當BL嗑,(粉絲自動自發剪的highlight視頻,在youtube、bilibili、抖音…多到滿出來;都說「一個腐字都不帶,竟給老娘BL到骨子裡」),誰想到極短時間內一傳十,十傳百,迅速火出BL圈,都說是「日劇的天馬行空+韓劇的節奏熱辣,一鍋燉出獨一無二的台味爽劇!」(前陣子奔相走告是「五一長假必追劇!」)這麼詭異的現象,讓我由「好奇」到「朝聖」,終於等到上週12集全劇上架了,騰出時間一鼓作氣追了起來!一追不得了,一看,就懂了,豆瓣8.9高分原來是這麼來的!開箱印象是:無法歸類,沒有章法,形隨意走,渾然天成,顛覆套路,解構人設,跨越類型,自成類型。這真是一齣外星人拍外星人演给外星人看的登頂之作,「登頂」在別開生面,登頂在「一切我說了算」。這才曉得什麼叫做奇劇、神劇,什麼叫做「相見恨晚」,你是否也差點漏看了這齣台劇之光呢?
何謂「執念」?佛家說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皆因「執念」作祟。《不良執念清除師》挑了一個極其抽象極其罕見的題材切入,難能可貴地不是譁眾取寵,不是淺嚐即止,對於這個不容易說明白(也不見得容易取巧)的命題做了足夠廣泛、深邃的研讀與梳理,以精準的情節設計建構出一個見所未見的「世界觀」,看時高潮迭起,看完發人深省,「開創性」跟「完成度」都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到底什麼是「執念」?一時之間腦海資料庫裡似乎沒有太明顯以這個做為主軸的影視作品,恐怖片《咒怨》以「無差別冷血復仇」貫穿,韓劇《德魯納酒店》、《雙甲路邊攤》以「完成心願」串連,有點像又不太像,若以劇情涵蓋的視野和層次來說,《不良執念清除師》擺脫了特定框架的限縮,故事、人物的取材更多元、自由(居然連「人行道」都能夠成為一個「角色」),內在心理的剖析也更複雜、細膩許多,還沒看這個戲之前,很容易會從宣傳、包裝的印象上誤認為這是一個「靈異」或「驚悚」的劇集,看到第二集之後方纔曉得:「執念」不是鬼不是妖不是靈魂,是一種和人心人性因果糾葛的聯動存在,另闢蹊徑的果敢,一新耳目的最終成績,都相當教人懾服。
《不良執念清除師》以曾敬驊這個劫後餘生誤打誤撞與人間執念有了「感應能力」(比尋常「撞鬼戲」的「陰陽眼」深奧、有趣多了)的中二少年「蒲一永」做為主心骨,意外拼湊在一起的熱血「一線三」女警宋芸樺、小狗系美少年學霸彭千祐三人聯手解決(圓滿)了一樁又一樁因「執念」而衍生的神秘事件,全劇節奏明快,以兩集左右完成一個單元的步調經營出懸念、看點、議題都毫不重複的,超寫實(架空現實,源自現實)的現代都會救贖篇章。整體駕馭嫻熟出色,經營故事的手法和手筆更是一絕,以第一單元為例(姚淳耀是主角),以段落單元串接做為敘事結構,處理上卻並非單純刻板地單線裁切,光第一個事件就包含了三種戲劇成份:職場霸凌導致的間接謀殺(懸疑)、河中神靈(困在河底的石獅子裡)的企求解脫(靈異),兩個「精神體」合體之後求助於蒲一永,解謎過程中卻投射了一永對父親發生意外的歉咎(親情),短短第一集,畫風一變再變,校園中二、微腐冤家、家庭幽默、催淚轉折、靈異驚悚、吊詭懸念…,一言不合就風格切換,娛樂變奏,說來就來。這是《不良執念清除師》證實自己非比尋常、不套路、不流俗的第一個亮眼「閃光點」。
接下來,《不良執念清除師》另一個讓人不注意到都不行的特色在於他從「角色個性」到「敘事方式」一路不按牌理出牌到底的「無厘頭」:穿來插去卻又讓人目不轉睛的「恣意跳躍式」剪輯,天外飛來一筆卻又讓人過目難忘的人物設計(三天兩頭換不同生意的隔壁大叔、冷不丁在牆頭忽然出現的房東太太、刀子口豆腐心拿年輕人一點辦法都沒有的派出所所長…),還有教人噴飯但又覺得這個地方就應該這樣說話的「大神級」台詞(那個兩眼放空的古裝刺青美女,一本正經地說:「雖然是半成品,我還是很美的。」)而導演林冠慧這樣揮灑得寫意、奔放的豪邁風格,意外也讓戲裡的演員個個有了判若兩人的面貌與丰采,楊謹華演技之精湛天下皆知,這次卻是給她一點陽光就燦爛,角色非典(非典型),演法非典,節奏非典,好獨特的「媽媽」呀!很意外,很讚歎,原來楊謹華的喜劇演得這麼乾淨俐落、得心應手的嗎?(都怪「師娘」的嫻雅貞靜太過深入人心了)至於曾敬驊,四年來累積作品那麼多,大小屏幕幾乎沒有任何不稱職的紀錄,但這卻是第一次徹底全面「封神」了,「蒲一永」這個角色,「曾敬驊」這個演員,一時之間真不知誰是誰的「量身訂造」?內蘊外神,無一不貼合,舉手投足,活靈活現到沒有一絲半點「演」的鑿痕,(一個翻江倒海的半大痞子,被老媽剪個「流氓頭」卻還逆來順受,這反差萌的性格設定真的太有哏了),這是2023至今足以與《狂飆》張譯、張頌文、《漫長的季節》劉奕鐵、蔣奇明、《模仿犯》黃河、夏騰宏、范少勳比肩的,讓人驚訝到從椅子上跳起來的,刮目相看的驚艷演技!
此外,面目全非(換了樣子)的熟面孔,還包括:馬力歐不是馬力歐(遭遇、行徑最搞笑的其實是他,他卻能面不改色地演得一本正經),呂雪鳳不是呂雪鳳(從頭到尾沒講一句台語哦),姚淳耀不是姚淳耀(「石獅子」裡的執念初見蒲一永,流露出好似雛雞破殼看到第一個生物就當成媽媽的那抹微笑,嬰兒般不帶些許雜念地講了一句「我喜歡你」讓人印象太深刻了),鍾欣凌不是鍾欣凌(影后就是影后,注意到了嗎?她演這個戲的口條,連發聲共鳴的位置都不一樣了;最後的最後,更是讓人透過她的眼睛,親眼看到她所看到的),還有鄭人碩,雖然還是一身「角頭」氣,卻演出了「死人骨頭」的那種角頭。
《不良執念清除師》熱鬧非凡,但情感戲的鋪陳與收尾卻又格外地後勁洶湧,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令人唏噓不已。例如:蒲一永從頭到尾做許多事的起心動念總是環繞著車禍當天父親走得痛不痛苦?(何嘗不也是一種執念)第一單元,已死的兒子(姚淳耀)返家跪別父母,還努力想為他們再煮一次咖哩飯,第三單元「石敢當」找小孩(鄭人碩原本是用來在事故路口「辟煞」的一塊巨石,承載了哀傷父親的執念,因而也成了「父性」的象徵,後來都更,被張永正飾演的那位特別善良的派出所所長將碎塊埋進地裡,與人行道合而為一,繼續庇佑過往行人),人間、玄界兩個失去兒子的父親彼此呼應,親子聯心的情感是雷同的,戲裡還別出心裁地以華人社會特有的「輓聯」習俗入戲,闡述那是「不只告慰逝者,也安撫生者,是一種牽動陰陽的聯結」,一切的天馬行空,都緊繫最核心的「家庭價值」,所有的匪夷所思,都回歸最質樸的「人性良善」。這是《不良執念清除師》又一個值得細品並推崇的菁華所在。
說到故事的「後勁」,范少勳擔綱的第二單元最是讓人心痛。你一生中最寂寞的寂寞是怎樣子的呢?你想像過粥粥人海裡完全沒有人在乎你存在是一種怎樣徹底的荒涼和絕望嗎?難得的是,這樣一種生無可戀的寂寞,這樣一種痛到骨髓的孤獨,竟能夠以如此行雲流水的筆觸,描繪得如此逼近眼前,還原得如此教人感同身受,而那個乍看誤以為是來「搞笑」的刺在背後皮膚的,木蘭花樹下的紅衫仕女(初試啼聲的職業棋士黑嘉嘉,演得可圈可點),恰如其分地,付予了這個悲慘的故事一個最強大的溫柔擁抱:你其實並不孤獨,其實一直有人上窮碧落下黃泉,拼著灰飛煙滅,也在想方設法要見你一面,也在心心念念你的名字…。這段戲,在我個人看戲無數的記憶裡,跟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最開頭那位因為工傷併發症孤獨死在他鄉的青年一樣,並列我珍藏片庫裡最揪心斷腸、最心疼不捨的經典。《不良執念清除師》劇本好,導演好,演員好,但我想特別強調的還是這齣戲在創作背後的胸襟與心懷,那是一種凌駕於通俗娛樂考量之上的,可敬、皎潔的悲憫。
《不良執念清除師》值得一提的意外驚喜不少,例如:信手捻來的高明幽默(他們住在「有條街」,曾敬驊的腿比睡的床還長,曾敬驊摸了支離破碎的姚淳耀一手血,居然順手又擦回他衣服上);隨處可見的細節講究(楊謹華臉上仔細畫上去的雀斑,十分接地氣的網路世代用語「有人出頭,就會跟風在後面跟著吠」);還有在有限製作預算下已經運用得出神入化的CG動畫、特效化妝。但,看完整齣12集的故事之後,最由衷感慨的,竟是對這齣戲「劇名」的理解與破題:說是「不良執念」,劇中卻沒有哪個執念是「不良」的,因為庇佑蒼生而起的執念,因為來不及辭別而起的執念,因為不離不棄而起的執念,因為眷念子女而起的執念,因為來不及看她長大而起的執念,甚至跨越陰陽渾不知自己已經死了,仍然信守保護弟弟的承諾而起的執念,此「執念」之「著相」,無一為貪為惡為邪,相反地,拋丟不下的是愛、是孝、是信,是骨肉手足之情,是悲憫眾生之義。真的很愛《不良執念清除師》,這是一個勇於挑戰世俗邏輯,從極端反差的「形式」去大膽反證真諦「內核」的狂狷之作,以「最晦暗」刻劃「最光明」,以「最陰森」雕琢「最敞亮」,干冒衝撞觀眾主觀期待的風險,大破,大立,讓「原來要講的是這個呀!」的恍然大悟,引導觀眾經由幽微(甚至矛盾)的轉折後因深刻理解而產生的刻骨銘心,成為整個宏大主題創作的最後一塊拼圖。
這,是一個創作野心遠比其外在「賣相」壯闊不知多少倍的奇特作品,奇特到除非你親自置身其中去走一遍,否則是怎麼描述都說不明白的。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之,網路討論炸開了鍋:首先是腐劇圈的姐姐妹妹把他當BL嗑,(粉絲自動自發剪的highlight視頻,在youtube、bilibili、抖音…多到滿出來;都說「一個腐字都不帶,竟給老娘BL到骨子裡」),誰想到極短時間內一傳十,十傳百,迅速火出BL圈,都說是「日劇的天馬行空+韓劇的節奏熱辣,一鍋燉出獨一無二的台味爽劇!」(前陣子奔相走告是「五一長假必追劇!」)這麼詭異的現象,讓我由「好奇」到「朝聖」,終於等到上週12集全劇上架了,騰出時間一鼓作氣追了起來!一追不得了,一看,就懂了,豆瓣8.9高分原來是這麼來的!開箱印象是:無法歸類,沒有章法,形隨意走,渾然天成,顛覆套路,解構人設,跨越類型,自成類型。這真是一齣外星人拍外星人演给外星人看的登頂之作,「登頂」在別開生面,登頂在「一切我說了算」。這才曉得什麼叫做奇劇、神劇,什麼叫做「相見恨晚」,你是否也差點漏看了這齣台劇之光呢?
何謂「執念」?佛家說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皆因「執念」作祟。《不良執念清除師》挑了一個極其抽象極其罕見的題材切入,難能可貴地不是譁眾取寵,不是淺嚐即止,對於這個不容易說明白(也不見得容易取巧)的命題做了足夠廣泛、深邃的研讀與梳理,以精準的情節設計建構出一個見所未見的「世界觀」,看時高潮迭起,看完發人深省,「開創性」跟「完成度」都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到底什麼是「執念」?一時之間腦海資料庫裡似乎沒有太明顯以這個做為主軸的影視作品,恐怖片《咒怨》以「無差別冷血復仇」貫穿,韓劇《德魯納酒店》、《雙甲路邊攤》以「完成心願」串連,有點像又不太像,若以劇情涵蓋的視野和層次來說,《不良執念清除師》擺脫了特定框架的限縮,故事、人物的取材更多元、自由(居然連「人行道」都能夠成為一個「角色」),內在心理的剖析也更複雜、細膩許多,還沒看這個戲之前,很容易會從宣傳、包裝的印象上誤認為這是一個「靈異」或「驚悚」的劇集,看到第二集之後方纔曉得:「執念」不是鬼不是妖不是靈魂,是一種和人心人性因果糾葛的聯動存在,另闢蹊徑的果敢,一新耳目的最終成績,都相當教人懾服。
《不良執念清除師》以曾敬驊這個劫後餘生誤打誤撞與人間執念有了「感應能力」(比尋常「撞鬼戲」的「陰陽眼」深奧、有趣多了)的中二少年「蒲一永」做為主心骨,意外拼湊在一起的熱血「一線三」女警宋芸樺、小狗系美少年學霸彭千祐三人聯手解決(圓滿)了一樁又一樁因「執念」而衍生的神秘事件,全劇節奏明快,以兩集左右完成一個單元的步調經營出懸念、看點、議題都毫不重複的,超寫實(架空現實,源自現實)的現代都會救贖篇章。整體駕馭嫻熟出色,經營故事的手法和手筆更是一絕,以第一單元為例(姚淳耀是主角),以段落單元串接做為敘事結構,處理上卻並非單純刻板地單線裁切,光第一個事件就包含了三種戲劇成份:職場霸凌導致的間接謀殺(懸疑)、河中神靈(困在河底的石獅子裡)的企求解脫(靈異),兩個「精神體」合體之後求助於蒲一永,解謎過程中卻投射了一永對父親發生意外的歉咎(親情),短短第一集,畫風一變再變,校園中二、微腐冤家、家庭幽默、催淚轉折、靈異驚悚、吊詭懸念…,一言不合就風格切換,娛樂變奏,說來就來。這是《不良執念清除師》證實自己非比尋常、不套路、不流俗的第一個亮眼「閃光點」。
接下來,《不良執念清除師》另一個讓人不注意到都不行的特色在於他從「角色個性」到「敘事方式」一路不按牌理出牌到底的「無厘頭」:穿來插去卻又讓人目不轉睛的「恣意跳躍式」剪輯,天外飛來一筆卻又讓人過目難忘的人物設計(三天兩頭換不同生意的隔壁大叔、冷不丁在牆頭忽然出現的房東太太、刀子口豆腐心拿年輕人一點辦法都沒有的派出所所長…),還有教人噴飯但又覺得這個地方就應該這樣說話的「大神級」台詞(那個兩眼放空的古裝刺青美女,一本正經地說:「雖然是半成品,我還是很美的。」)而導演林冠慧這樣揮灑得寫意、奔放的豪邁風格,意外也讓戲裡的演員個個有了判若兩人的面貌與丰采,楊謹華演技之精湛天下皆知,這次卻是給她一點陽光就燦爛,角色非典(非典型),演法非典,節奏非典,好獨特的「媽媽」呀!很意外,很讚歎,原來楊謹華的喜劇演得這麼乾淨俐落、得心應手的嗎?(都怪「師娘」的嫻雅貞靜太過深入人心了)至於曾敬驊,四年來累積作品那麼多,大小屏幕幾乎沒有任何不稱職的紀錄,但這卻是第一次徹底全面「封神」了,「蒲一永」這個角色,「曾敬驊」這個演員,一時之間真不知誰是誰的「量身訂造」?內蘊外神,無一不貼合,舉手投足,活靈活現到沒有一絲半點「演」的鑿痕,(一個翻江倒海的半大痞子,被老媽剪個「流氓頭」卻還逆來順受,這反差萌的性格設定真的太有哏了),這是2023至今足以與《狂飆》張譯、張頌文、《漫長的季節》劉奕鐵、蔣奇明、《模仿犯》黃河、夏騰宏、范少勳比肩的,讓人驚訝到從椅子上跳起來的,刮目相看的驚艷演技!
此外,面目全非(換了樣子)的熟面孔,還包括:馬力歐不是馬力歐(遭遇、行徑最搞笑的其實是他,他卻能面不改色地演得一本正經),呂雪鳳不是呂雪鳳(從頭到尾沒講一句台語哦),姚淳耀不是姚淳耀(「石獅子」裡的執念初見蒲一永,流露出好似雛雞破殼看到第一個生物就當成媽媽的那抹微笑,嬰兒般不帶些許雜念地講了一句「我喜歡你」讓人印象太深刻了),鍾欣凌不是鍾欣凌(影后就是影后,注意到了嗎?她演這個戲的口條,連發聲共鳴的位置都不一樣了;最後的最後,更是讓人透過她的眼睛,親眼看到她所看到的),還有鄭人碩,雖然還是一身「角頭」氣,卻演出了「死人骨頭」的那種角頭。
《不良執念清除師》熱鬧非凡,但情感戲的鋪陳與收尾卻又格外地後勁洶湧,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令人唏噓不已。例如:蒲一永從頭到尾做許多事的起心動念總是環繞著車禍當天父親走得痛不痛苦?(何嘗不也是一種執念)第一單元,已死的兒子(姚淳耀)返家跪別父母,還努力想為他們再煮一次咖哩飯,第三單元「石敢當」找小孩(鄭人碩原本是用來在事故路口「辟煞」的一塊巨石,承載了哀傷父親的執念,因而也成了「父性」的象徵,後來都更,被張永正飾演的那位特別善良的派出所所長將碎塊埋進地裡,與人行道合而為一,繼續庇佑過往行人),人間、玄界兩個失去兒子的父親彼此呼應,親子聯心的情感是雷同的,戲裡還別出心裁地以華人社會特有的「輓聯」習俗入戲,闡述那是「不只告慰逝者,也安撫生者,是一種牽動陰陽的聯結」,一切的天馬行空,都緊繫最核心的「家庭價值」,所有的匪夷所思,都回歸最質樸的「人性良善」。這是《不良執念清除師》又一個值得細品並推崇的菁華所在。
說到故事的「後勁」,范少勳擔綱的第二單元最是讓人心痛。你一生中最寂寞的寂寞是怎樣子的呢?你想像過粥粥人海裡完全沒有人在乎你存在是一種怎樣徹底的荒涼和絕望嗎?難得的是,這樣一種生無可戀的寂寞,這樣一種痛到骨髓的孤獨,竟能夠以如此行雲流水的筆觸,描繪得如此逼近眼前,還原得如此教人感同身受,而那個乍看誤以為是來「搞笑」的刺在背後皮膚的,木蘭花樹下的紅衫仕女(初試啼聲的職業棋士黑嘉嘉,演得可圈可點),恰如其分地,付予了這個悲慘的故事一個最強大的溫柔擁抱:你其實並不孤獨,其實一直有人上窮碧落下黃泉,拼著灰飛煙滅,也在想方設法要見你一面,也在心心念念你的名字…。這段戲,在我個人看戲無數的記憶裡,跟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最開頭那位因為工傷併發症孤獨死在他鄉的青年一樣,並列我珍藏片庫裡最揪心斷腸、最心疼不捨的經典。《不良執念清除師》劇本好,導演好,演員好,但我想特別強調的還是這齣戲在創作背後的胸襟與心懷,那是一種凌駕於通俗娛樂考量之上的,可敬、皎潔的悲憫。
《不良執念清除師》值得一提的意外驚喜不少,例如:信手捻來的高明幽默(他們住在「有條街」,曾敬驊的腿比睡的床還長,曾敬驊摸了支離破碎的姚淳耀一手血,居然順手又擦回他衣服上);隨處可見的細節講究(楊謹華臉上仔細畫上去的雀斑,十分接地氣的網路世代用語「有人出頭,就會跟風在後面跟著吠」);還有在有限製作預算下已經運用得出神入化的CG動畫、特效化妝。但,看完整齣12集的故事之後,最由衷感慨的,竟是對這齣戲「劇名」的理解與破題:說是「不良執念」,劇中卻沒有哪個執念是「不良」的,因為庇佑蒼生而起的執念,因為來不及辭別而起的執念,因為不離不棄而起的執念,因為眷念子女而起的執念,因為來不及看她長大而起的執念,甚至跨越陰陽渾不知自己已經死了,仍然信守保護弟弟的承諾而起的執念,此「執念」之「著相」,無一為貪為惡為邪,相反地,拋丟不下的是愛、是孝、是信,是骨肉手足之情,是悲憫眾生之義。真的很愛《不良執念清除師》,這是一個勇於挑戰世俗邏輯,從極端反差的「形式」去大膽反證真諦「內核」的狂狷之作,以「最晦暗」刻劃「最光明」,以「最陰森」雕琢「最敞亮」,干冒衝撞觀眾主觀期待的風險,大破,大立,讓「原來要講的是這個呀!」的恍然大悟,引導觀眾經由幽微(甚至矛盾)的轉折後因深刻理解而產生的刻骨銘心,成為整個宏大主題創作的最後一塊拼圖。
這,是一個創作野心遠比其外在「賣相」壯闊不知多少倍的奇特作品,奇特到除非你親自置身其中去走一遍,否則是怎麼描述都說不明白的。
●作者:柯志遠/作家、資深媒體人、知名娛樂評論家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