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進入5月梅雨季後,台灣有受到幾波鋒面帶來降雨,不過實際的雨量卻仍無法替水庫解渴,還是需要降雨較劇烈的梅雨幫忙,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目前來看,可能要等到5月底至6月初南方系統建立,以及6/10後,環境才有利「典型梅雨」的建立,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更表示,在統計上,今年是「梅雨異常年」。
賈新興指出,觀察展期資料發現,本週四(5/18)開始鋒面接近,各地有局部短暫陣雨,雲林以北沿海局部地區雨勢較大,但鋒面影響到週六(5/20)結束後,一直到下週五(5/26)雖然還有鋒面,但降雨情況都不太顯著,直到5/27至6/2,降雨的情形才慢慢較明顯。
賈新興接著說,6/3至6/9,台灣南邊的水氣較為增加,6/10至6/16台灣上空水氣明顯許多,屆時可能就是梅雨鋒面能帶來較多雨水的時刻。鄭明典也分享圖表說明,藍線是「季風指標」,紅色線是「環流指標」,當兩者都轉為正值,大約就是台灣入梅的時段,但今年南海夏季風指標異常的弱,環流指標方面,雖然梅雨鋒面斷斷續續,但組織性很弱,在統計上來說,今年算是梅雨異常年。
而今年梅雨較晚報到,主要仍是西南季風建立較晚,中央氣象局指出,今年的梅雨情況與2016年相當類似,當年於直到「5月第5候」,大尺度水氣輸送帶才完整建立,但因輸送帶位置偏南,直到「6月第3候」受到西南氣流影響,台灣才出現全島性的顯著降雨,提醒民眾仍要持續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賈新興接著說,6/3至6/9,台灣南邊的水氣較為增加,6/10至6/16台灣上空水氣明顯許多,屆時可能就是梅雨鋒面能帶來較多雨水的時刻。鄭明典也分享圖表說明,藍線是「季風指標」,紅色線是「環流指標」,當兩者都轉為正值,大約就是台灣入梅的時段,但今年南海夏季風指標異常的弱,環流指標方面,雖然梅雨鋒面斷斷續續,但組織性很弱,在統計上來說,今年算是梅雨異常年。
而今年梅雨較晚報到,主要仍是西南季風建立較晚,中央氣象局指出,今年的梅雨情況與2016年相當類似,當年於直到「5月第5候」,大尺度水氣輸送帶才完整建立,但因輸送帶位置偏南,直到「6月第3候」受到西南氣流影響,台灣才出現全島性的顯著降雨,提醒民眾仍要持續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