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週休三日」的提案,喊話要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已有超過5700人附議,因此政府必須限時回應。對此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李頂立表示,週休三日確實是美好且長遠的理想,但目前以台灣的「高工時」職場文化來說,「縮短工時」和「彈性工時」的策略,才是提案初期可執行的方向,且資方需給予勞方「不更動薪資」的前提,整體來說該提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李頂立指出,與其直接拔掉勞工一天的工作日,縮短工時和彈性工時才是世界趨勢和潮流,近幾年歐美國家不少企業投入類似的社會實驗,發現縮短工時讓企業的離職率降低57%、營收還能成長35%,有超過9成的參與企業給予正面反饋,顯現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助於公司營運和福利,企業對外的形象朔造也是大大加分。

▲健康配圖、保健、眼睛、視力、疲憊、疲勞、加班、熬夜。(圖/記者陳明中攝)
▲台灣總工時高居世界第4,職場環境難以更動,專家認為短期內企業應朝向縮短工時、彈性上下班的政策跟進。(示意圖/記者陳明中攝)
歐美的實驗也意味著,許多人現在工作有大一部分被多餘會議或是流程佔據,不過視角轉回台灣,李頂立認為,減少工時有些企業已在實施,但成效不太明顯,台灣年均總工時還是排名全球第4,且薪資調配可能是週休三日提案的最大阻礙,因此短時間要進行大幅度的改動,陣痛期會相當劇烈,且台灣有許多勞力密集產業,如餐飲、工廠作業等「要有人提供服務」才會有營收的產業,較難實施週休三日。

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鍾文雄也指出,歐美國家企業的產品和品牌附加價值較高,因此薪資水平遠高於台灣,工時也相對較少,而台灣受限於經濟、市場限制,長期使用代工等方式營運公司,導致低薪的結果,進而讓勞工傾向加班賺取更多金錢來穩定生活品質。

▲(示意圖/記者張志浩攝)
▲縮短工時、彈性上下班可能是台灣短期要先重視的目標,週休三日還需更成熟的工作環境建立。(示意圖/記者張志浩攝)
鍾文雄認為,台灣目前還不夠成熟到可以發展週休三日政策,應先跟進彈性休假、生日假、紀念日假甚至「補班日不上班」等措施達到降低工時的短期目標;此外,疫情後上班族做兼職的情況增加,在「減少工時」的趨勢建立後,預計從事兼職的族群會變更多,屆時針對兼職的政策是否跟進日韓等國,也會是未來台灣需要審視的重要議題。

李頂立強調,實質上的縮短工時,不是把員工整天的上班日拔掉,而是以彈性上下班、每週每月給予員工一定休息的額度,在台灣大多只有指摽性企業、外商、新創公司願意實施類似制度。李頂立總結,比起週休三日,縮短工時是台灣公司必須跟進的方向,週休三日只是美好的目標,但考量短期以台灣高工時的環境,還有待勞資雙方和政府機關達成合理的協議,一步一步去精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