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適應/立法委員
先說結論,很好看,推薦大家一定要看,這是近年來台劇的顛峰之一。
我說的是《人選之人-造浪者》,Netflix獨家播映的原創影集,最近在網路社群上掀起不小的討論。這部台灣自製的政治影集,以政治幕僚的故事為主線,描繪年輕的政治工作者在面對選舉、家庭、社會議題的各種挑戰,如何權衡各方的立場,堅持自己信仰的過程,來讓大家知道政治幕僚面對選舉的工作狀態。
這部影集的特別之處,是從幕僚的角度,切入選舉的攻防和議題操作,探討台灣在民主化後,我們如何來看待投票這件事。沒有太多灑狗血的情節,而是平實且深刻地描繪政治工作的背後場景,所以被稱為「台灣政治的職人劇」。
我過去擔任王拓委員的助理,對於幕僚工作的辛苦,再熟悉不過。每次選舉,我和幕僚夥伴們一起擬定策略、發想文宣、規劃活動,還有日常的組織事務、選民服務,我幾乎全程參與。我不敢自稱「造浪者」,但我知道,政治中的所有工作沒有大小之分,都很重要,如同劇中金句:「這些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可是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都跟台灣的未來一樣重要。」
後來我自己參選,歷經勝選及落敗,很能體會劇中所描繪的各種場景和氛圍。一人一票選出理想的領導者,它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劇中有一段對話:「選民很喜歡我,我服務做得很好,但是最後,為什麼我還是輸了?選民沒有義務一定要投票給你,你做得再好也一樣,這就是民主社會,我們就是要接受。」
以前的選舉,講的是組織戰、文宣戰、服務口碑,現在的選舉,多了「風向」、「聲量」、「輿情」等等,但政治工作的根本,還是在處理「人」的問題,更多時候,我們都在傾聽、面對、解決民眾的各種煩惱,這些事情,不會反映在「輿情」和「聲量」中。要造浪,必須先抓住浪花,這些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從退伍後投身政治工作,至今歷經二十幾年的歲月,我仍無時不刻會回想起,當年那個年輕小伙子在基隆東奔西跑的身影,當年想要改變基隆的熱情和願望。這些至今仍未改變。這次看完「人選之人」,激盪出許多回憶和感動。因次推薦,值得大家花時間觀賞。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說的是《人選之人-造浪者》,Netflix獨家播映的原創影集,最近在網路社群上掀起不小的討論。這部台灣自製的政治影集,以政治幕僚的故事為主線,描繪年輕的政治工作者在面對選舉、家庭、社會議題的各種挑戰,如何權衡各方的立場,堅持自己信仰的過程,來讓大家知道政治幕僚面對選舉的工作狀態。
這部影集的特別之處,是從幕僚的角度,切入選舉的攻防和議題操作,探討台灣在民主化後,我們如何來看待投票這件事。沒有太多灑狗血的情節,而是平實且深刻地描繪政治工作的背後場景,所以被稱為「台灣政治的職人劇」。
我過去擔任王拓委員的助理,對於幕僚工作的辛苦,再熟悉不過。每次選舉,我和幕僚夥伴們一起擬定策略、發想文宣、規劃活動,還有日常的組織事務、選民服務,我幾乎全程參與。我不敢自稱「造浪者」,但我知道,政治中的所有工作沒有大小之分,都很重要,如同劇中金句:「這些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可是這些很小很小的事情,都跟台灣的未來一樣重要。」
後來我自己參選,歷經勝選及落敗,很能體會劇中所描繪的各種場景和氛圍。一人一票選出理想的領導者,它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劇中有一段對話:「選民很喜歡我,我服務做得很好,但是最後,為什麼我還是輸了?選民沒有義務一定要投票給你,你做得再好也一樣,這就是民主社會,我們就是要接受。」
以前的選舉,講的是組織戰、文宣戰、服務口碑,現在的選舉,多了「風向」、「聲量」、「輿情」等等,但政治工作的根本,還是在處理「人」的問題,更多時候,我們都在傾聽、面對、解決民眾的各種煩惱,這些事情,不會反映在「輿情」和「聲量」中。要造浪,必須先抓住浪花,這些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從退伍後投身政治工作,至今歷經二十幾年的歲月,我仍無時不刻會回想起,當年那個年輕小伙子在基隆東奔西跑的身影,當年想要改變基隆的熱情和願望。這些至今仍未改變。這次看完「人選之人」,激盪出許多回憶和感動。因次推薦,值得大家花時間觀賞。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