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將在今年7、8月成立,初期先以國外碳權做為交易標的,乍看之下,台灣正一步步與國際接軌,然而,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哲良,以及台經院研究一所所長陳彥豪在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一一揭露平台發展的潛在挑戰,陳彥豪更指出,碳交易平台若能帶動國內減碳產業,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影響就有機會發生正面效果,但政府在研擬相關策略時,一定要很小心,否則恐面臨碳權氾濫、價格崩盤、相關減碳產業發展受阻等風險。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蔡英文19日宣布將成立「碳交易平台」,台灣證券交易與國發基金將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交易所預計今年7、8月成立,主管機關是環保署,初期先以國外碳權做為交易標的。

政府籌設碳交易平台,乍看之下,台灣正一步步與國際接軌,實際上卻仍藏著不少潛在挑戰,針對國外碳權標的,劉哲良表示,國外額度市場是個自由競爭市場,台灣證交所有沒有足夠的籌碼談到好的上架條件,有沒有能力與其他國際平台如新加坡的CIS競爭?與國際上其他代銷機構相比,台灣碳權交易所的優勢何在?這些都可能是即將面臨的問題。

而陳彥豪更揭露以國外碳權做為初期交易標的另一個隱憂,碳權交易所主管機關是環保署,是否能確保其銷售國外碳權的品質,若台交易所代理銷售的碳權有爭議,國內有法規可以管理嗎?他認為,這是國內交易所最要先想清楚的問題,建議先以示範計畫試行,強化合約管理保障或責任釐清,「不然若發生爭議,政府協助企業取得碳權的美意就可惜了。」

另外,要是國內的實質減碳成本遠高於國際碳權價格,會不會打擊國內減碳產業,使其無法發展,恐怕也是目前政府在研擬相關碳交易政策時沒有想到的,陳彥豪說,歐盟早期的碳交易市場也是由於國際的碳權氾濫,導致其價格崩盤,「這點建議台灣碳權交易必定要引以為鑑。」

回到國內自身產業的碳權供給,兩位專家皆認為不確定因素高,陳彥豪指出,主要問題在於抵換專案審查機制,不但耗時,抵換專案申請成本也很高,造成國內碳權沒有競爭力,國內森林抵換專案在過去十年一案無成,主要也是卡在相關的審查程序。他建議,國內的抵換專案審查應該要由不同類型的抵換專案主管機關,擬定客觀且一致性的標準,並透過具該領域專業的第三方查驗證單位確認其符合性。

「台灣碳權交易所」將由台灣證券交易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董事長將由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兼任。劉哲良表示,對於平台成立「樂觀其成」,有很大的原因在於證交所願意跳下來做,如果是由環境主管機關來操作交易,在專業度或彈性可能會比較低。從商機的角度看,有了交易平台之後,市場比較容易熱絡,願意做、有能力做減量計畫的人,應該都會慢慢跳出來,先前因缺少平台,專案做了也不知道要賣給誰,日後交易平台啟動,或許大家也比較願意投入。

此外,在第27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之後,國際上掀起反漂綠的聲浪,陳彥豪認為,良好的碳市場設計,確保國內的碳交易制度接軌國際,並確保企業的投入會產生實質減量,而不會產生漂綠的疑慮,應該是讓國內碳權交易綠色商機穩健發展最重要的基礎。

近日,碳權交易所成立消息一傳出,相關「碳權概念股」立即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但就長遠來看,各界更關心交易平台成立後,將會如何影響台灣總體經濟,陳彥豪說,台灣目前國內溫室氣體減量仍屬於自願性減量階段,沒有實施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管制,換言之,政府尚不會設定各別產業的排放上限,因此成立碳交易平台對台灣總體經濟估計不會有太大的負面影響。

他接續說道,目前看起來的做法方向是台灣碳權交易所要協助台灣企業向國外團購碳權,如果價格合理,當然可以協助企業以更低的費用取得碳權,「若碳交易平台可以帶動國內減碳產業,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影響就有機會發生正面效果,這點很值得期待」,但是相關策略一定要很小心,不然一旦發生歐盟過去碳交易市場國際有漂綠嫌疑的碳權氾濫,導致價格崩盤的狀況,相關減碳產業的發展很容易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