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是全台蛋雞最大產地,有42.9%的雞蛋來自這裡,其中芳苑鄉最大宗。台灣蛋雞業,因為超過9成仍以格子籠飼養,被認為落後極需轉型,《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團隊,前往芳苑當地一家以「室內平放」飼養的友善養雞場,實地一探究竟,友善飼養和格子籠飼,到底有何差異。
這家友善蛋雞場的負責人是29歲的陳冠廷,2020年跟農會貸款5千萬,興建自動化雞舍,引進電腦科技化管理,能透過數據紀錄全場雞隻的飼料和用水量,以及產蛋情況。由於飼養方式採取的是人道的室內平放,除了基本的產蛋箱和棲架,還有抓扒空間讓母雞可以放鬆伸展。不同於傳統格子籠若遇到母雞生病,通常會直接淘汰化製,陳冠廷的雞場還設置「隔離區」,讓生病或狀況較差的雞隻能先進行隔離觀察、醫治,等身體轉好,可以有重新返回一般雞舍生存的機會,不必被直接汰除。
同樣採取友善飼養的還有位在桃園楊梅的亞植有機農場,占地約20公頃,場內在養雞約8000隻,其中可產蛋成雞有6000隻。亞植採用的是全場放牧,平均每平方公尺只養4到6隻雞,除了有室內雞舍,母雞還能在戶外自由活動、覓食和做沙浴,在我們採訪時,母雞對於我們這些陌生人不但不害怕,還充滿好奇的一路跟隨、圍著我們走。二代接班的青農黃彥哲表示,友善飼養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動物福利,母雞不但可以過得比一般的雞更快樂,加上放牧空間大,雞多了運動的地方,抵抗力比關在格子籠的雞更高,自然就比較不容易生病。
談起友善飼養的困境,黃彥哲說因為飼養密度低,當然土地成本相對較高,人力付出也要比格子籠飼多出約3到5倍,另外還有母雞因為自由放牧,可能會有不在巢箱產蛋的情況,這樣的地面蛋因為有受汙染疑慮,因此無法成為商品售出只能汰除。儘管友善飼養成本確實比較高,但黃彥哲表示,只要管理良好加上氣候條件配合,友善飼養和格子籠一樣,產蛋率高峰都可以來到9成,而且品質還會比較好,因此希望藉由推廣動物福利的友善飼養方式,讓台灣的雞蛋供需市場,能有正向的循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樣採取友善飼養的還有位在桃園楊梅的亞植有機農場,占地約20公頃,場內在養雞約8000隻,其中可產蛋成雞有6000隻。亞植採用的是全場放牧,平均每平方公尺只養4到6隻雞,除了有室內雞舍,母雞還能在戶外自由活動、覓食和做沙浴,在我們採訪時,母雞對於我們這些陌生人不但不害怕,還充滿好奇的一路跟隨、圍著我們走。二代接班的青農黃彥哲表示,友善飼養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動物福利,母雞不但可以過得比一般的雞更快樂,加上放牧空間大,雞多了運動的地方,抵抗力比關在格子籠的雞更高,自然就比較不容易生病。
談起友善飼養的困境,黃彥哲說因為飼養密度低,當然土地成本相對較高,人力付出也要比格子籠飼多出約3到5倍,另外還有母雞因為自由放牧,可能會有不在巢箱產蛋的情況,這樣的地面蛋因為有受汙染疑慮,因此無法成為商品售出只能汰除。儘管友善飼養成本確實比較高,但黃彥哲表示,只要管理良好加上氣候條件配合,友善飼養和格子籠一樣,產蛋率高峰都可以來到9成,而且品質還會比較好,因此希望藉由推廣動物福利的友善飼養方式,讓台灣的雞蛋供需市場,能有正向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