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晶圓廠蓋廠計畫會隨時調整,是個基本常識,但顯然不是!」台積電高雄廠原訂於2024年達成28奈米投產目標,不過近期卻傳出相關計畫可能生變,藍營議員們痛批市長陳其邁跳票。科技專家許美華今(12)日在臉書PO文表示,如果有人以為晶圓廠調整蓋廠計畫就是跳票,就更顯示此人完全不懂半導體製造上下產業鏈的生態結構。她覺得需要幫這些半導體小白上上課。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積電原規劃在高雄設7奈米、28奈米2座晶圓廠,7奈米廠已於1月法說會證實計畫延後,再傳出28奈米廠生變,市長陳其邁11日表示,「尊重台積電布局與市場考量,市府與中央全力配合、積極協助應辦事項」,藍營議員大概以為自己抓到陳其邁的小辮子,但許美華認為,把台積電的帳算到陳其邁身上,已經夠無知了,「如果有人以為晶圓廠調整蓋廠計畫就是跳票,就更顯示此人完全不懂半導體製造上下產業鏈的生態結構。」

▲科技專家許美華在臉書PO文表示,覺得需要幫這些半導體小白上上課。(圖/截自許美華臉書)
▲科技專家許美華在臉書PO文表示,覺得需要幫這些半導體小白上上課。(圖/截自許美華臉書)
許美華指出,台積電是晶圓專業代工廠商,它的上游是負責設計晶片的IC設計公司(design house)。IC設計的前置時間(lead time )很長,從啟動設計(design in )到拿到客戶案子(design win),通常就要半年,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產品驗證、送樣、開光罩過程,一顆IC從啟動設計到送到晶圓廠量產,前後耗時九個月到一年,都算是快的了!且IC設計公司為了確保一年以後的產能,經常必須跟晶圓廠簽訂長期產能合約(Long Term Agreement,LTA)。

許美華分析指出,2020年初武漢肺炎疫情開始蔓延全世界,但半導體卻在2020下半年開始出現產能吃緊、IC大缺貨,尤其是全球各大車廠為了車用電子瘋狂追貨。為了搶產能,當時,國內外各大IC設計公司都拼命跟晶圓廠簽LTA。

她以聯電2021年中開出、預計在2023下半年量產的P6廠為例,當初大家搶破頭,搶得到月產能3、5千片的,都算是有實力講話的IC設計一線廠,結果產業景氣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豬羊變色、大幅反轉,各家滿手庫存,到現在還在殺價消存貨。當時好不容易搶到的產能,現在變燙手山芋,一堆design house痛到唉不出來。

為了解決LTA,許美華也細數相關廠商的作法指出,有些design house選擇斷尾求生,直接賠錢解約。今年年初,台廠義隆開了第一槍,四月初,中國IC設計廠「唯捷創芯」也選擇違約、付聯電1.2億產能終止費,接下來應該還會有其他design house跟進。

許美華也認為,接下來應該還會有其他design house跟進。而在去年11月,許美華也寫過NVIDIA黃仁勳來台灣的文章,內文就寫到,她猜他來台灣跟台積電,一定會談一個重點,就是LTA怎麼調整、處理。

許美華在文末表示,因為景氣反轉,沒有一家design house不受衝擊,晶圓廠蓋廠進度連帶被影響,不是很正常嗎? 她說,或許有人會問,如果當初IC設計大家不要搶產能、不要簽LTA,不就沒事了?但許美華認為,這個問題基本上是不用問!因為當初到處瘋搶產能像殺人,哪家公司敢不搶產能?這個產業就是這樣,瘋起來很瘋、殺起來很殺!

許美華也再次表示,大家不要看半導體產業走路有風、很風光,其實經營起來一點也不輕鬆,有點江湖地位的公司,經營團隊每天都是戰戰兢兢,跟競爭對手、也跟自己比賽。她提到,台灣半導體護國群山的領先優勢,從來就不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大家都要珍惜、努力,繼續守住這個得來不易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