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各個年齡層都可能會有聽損問題,在台灣,新生兒出生第二天就有全面性的聽力篩檢,若篩檢未過,一個月大時會再做複檢,而學校也有聽力篩檢計畫能及早發現孩子聽力問題,及早介入處理,減少後續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影響。
但一般民眾若有聽力問題該怎麼辦?哪裡可以做聽力檢測?聽力檢查又有哪些檢測項目呢?婦聯聽覺健康社會福利基金會研究發展組組長張憶萍聽力師親自解說檢測流程,幫助民眾一步步了解檢查過程。
不過,聽力檢測項目有很多種,目前也沒有一個檢測項目可以確認出所有的問題,有些人還誤以為用「音叉」檢查聽不聽得見聲音就是聽力檢查,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張憶萍聽力師指出,音叉只有單一音頻,敲音叉的力道又不一,僅能提供很粗略的測試結果,如果想了解聽覺系統的功能,需要好幾個測驗綜合評估,才能做完整的診斷,此外,不同年齡層能配合的項目不同,因此也有不一樣的檢查方式。
接下來會檢查中耳有無積水、中耳炎等情形,影響聲音傳入。如果外耳、中耳會影響聽力的因素都排除了,就會進行「純音聽力檢查」。
「純音聽力檢查」是最常見的行為聽力檢查,能測量到個案每個音頻可聽到最小音量的分貝數,不僅能了解個案有沒有聽力損失,還可了解聽力損失的程度、類型。
張憶萍聽力師表示,在做純音聽力檢查時,需要個案戴上耳機,聽到不同頻率、音量的嗶嗶或嘟嘟聲後,個案要按按鈕或舉手表示聽到聲音,成人或年紀較大的兒童可以配合執行這樣的任務,但4、5歲以下的幼兒就需要以遊戲方式或視覺增強方式進行檢查。
若沒辦法做行為聽力檢測,也有客觀性的「電生理檢查」,最常見的就是「耳聲傳射(OAE)」和「聽性腦幹反應測試(ABR)」。
耳聲傳射是記錄產生自內耳耳蝸毛細胞的聲音,可用來診斷造成聽力損失的部位。聽性腦幹反應測試(ABR),會在孩子頭上或耳後貼電極貼片,並讓孩子戴上耳機播放不同音頻、音量的聲音,檢測是否有聲音刺激後產生的電位反應,並記錄引起電位反應的最小分貝,就是推估得到的聽力。
另外,聽力檢查工具還有「語音聽力檢查」。和純音聽力檢查不同,語音聽力檢查不只測試個案是否可聽到聲音,還可進一步了解個案是否能清楚聽見、辨識不同的語音。
張憶萍聽力師表示,純音聽力檢查可以知道個案有無聽損、聽損程度,但無法知道聽損的原因,像有些個案是聽神經細小造成的單側聽力損失,就可做造影檢查發現、診斷。
除此之外,有些個案是基因造成的微聽損,因此在聽覺系統檢查時,也可以做基因篩檢了解自己的聽損是否為基因造成、是哪一種基因導致的聽力損失等。
最後,張憶萍聽力師提醒,聽力不一定會固定不變,有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有不同的變化,民眾做完檢查後若有異常,一定要做例行追蹤,每3個月-1年應做1次聽力檢查,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3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哪裡可以檢測聽力? 用音叉檢查就行了?
民眾若發現自己有聽力問題,該去哪裡尋求專業協助呢?張憶萍聽力師表示,在台灣,醫院都有聽力檢查設備或配置聽力師,民眾若有聽力問題,可以前往醫療院所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不過,聽力檢測項目有很多種,目前也沒有一個檢測項目可以確認出所有的問題,有些人還誤以為用「音叉」檢查聽不聽得見聲音就是聽力檢查,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張憶萍聽力師指出,音叉只有單一音頻,敲音叉的力道又不一,僅能提供很粗略的測試結果,如果想了解聽覺系統的功能,需要好幾個測驗綜合評估,才能做完整的診斷,此外,不同年齡層能配合的項目不同,因此也有不一樣的檢查方式。
聽力檢查怎麼做? 聽力師告訴你完整流程
雖然,大人、孩子聽力檢查方式不同,但聲音傳入耳朵,皆會經過外耳、中耳、內耳進入大腦,聽覺系統檢查也會由外而內一步步進行。張憶萍聽力師提到,第一步,會先用耳視鏡檢查耳道有無阻塞、耳屎或其他問題影響聽力。接下來會檢查中耳有無積水、中耳炎等情形,影響聲音傳入。如果外耳、中耳會影響聽力的因素都排除了,就會進行「純音聽力檢查」。
「純音聽力檢查」是最常見的行為聽力檢查,能測量到個案每個音頻可聽到最小音量的分貝數,不僅能了解個案有沒有聽力損失,還可了解聽力損失的程度、類型。
張憶萍聽力師表示,在做純音聽力檢查時,需要個案戴上耳機,聽到不同頻率、音量的嗶嗶或嘟嘟聲後,個案要按按鈕或舉手表示聽到聲音,成人或年紀較大的兒童可以配合執行這樣的任務,但4、5歲以下的幼兒就需要以遊戲方式或視覺增強方式進行檢查。
若沒辦法做行為聽力檢測,也有客觀性的「電生理檢查」,最常見的就是「耳聲傳射(OAE)」和「聽性腦幹反應測試(ABR)」。
耳聲傳射是記錄產生自內耳耳蝸毛細胞的聲音,可用來診斷造成聽力損失的部位。聽性腦幹反應測試(ABR),會在孩子頭上或耳後貼電極貼片,並讓孩子戴上耳機播放不同音頻、音量的聲音,檢測是否有聲音刺激後產生的電位反應,並記錄引起電位反應的最小分貝,就是推估得到的聽力。
另外,聽力檢查工具還有「語音聽力檢查」。和純音聽力檢查不同,語音聽力檢查不只測試個案是否可聽到聲音,還可進一步了解個案是否能清楚聽見、辨識不同的語音。
造影檢查、基因檢測 才可查出聽損原因
一般民眾做完純音聽力檢查後,若要知道整個聽覺系統的狀況,可能還會安排進行造影檢查,如:核磁共振、斷層掃描等。張憶萍聽力師表示,純音聽力檢查可以知道個案有無聽損、聽損程度,但無法知道聽損的原因,像有些個案是聽神經細小造成的單側聽力損失,就可做造影檢查發現、診斷。
除此之外,有些個案是基因造成的微聽損,因此在聽覺系統檢查時,也可以做基因篩檢了解自己的聽損是否為基因造成、是哪一種基因導致的聽力損失等。
最後,張憶萍聽力師提醒,聽力不一定會固定不變,有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有不同的變化,民眾做完檢查後若有異常,一定要做例行追蹤,每3個月-1年應做1次聽力檢查,了解自己的聽力狀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3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