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東京8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長崎大學廢除核武器研究中心(RECNA)所做模擬結果顯示,如果美國與中國為了台灣爆發核戰,推估直接造成死亡人數將高達約260萬人,籲各界再度認識核武器的危險性。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RECNA與美國的研究所等機構進行模擬,試圖理解一旦在東北亞爆發核戰,究竟會造成多大傷亡。
模擬結果顯示,即使受害有限的情況,從使用核武器後數個月內,受攻擊地區至少會有25%人口死亡。RECNA表示,「必須正視使用核武器的風險,修正仰賴核嚇阻的安全保障框架」。
模擬共假想5種情況,分別是中國使用核武後,美國使用核武反擊;北韓使用核武後,美國反擊;美國先發制人使用核武,北韓在反擊時使用;恐怖分子在日本主要都市發動核武攻擊;以及俄羅斯使用核武後,美國使用核武反擊。
●中國使用核武後,美國使用核武反擊
模擬假想中國國內對領導中心反感升高,中國領導中心為轉移國民關注焦點攻擊台灣防衛設施,而台灣方面在美方軍援下反擊,情勢因而升溫。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對美方進一步參與戰事感到憂慮,判斷僅使用一般武器難以獲勝,決定朝駐紮在日本及南韓的美軍基地及船艦使用核武。美方受攻擊後,針對中國可能有洲際彈道飛彈及核彈的基地等設施,使用小型核武反擊。
在這個想定中,中美雙方共使用24枚核武器。受攻擊地區人口的35%、約260萬人,將在數個月內死亡;另推估約9萬6000人到83萬人,將受放射線及飛散放射性物質長期影響罹癌而死。
●北韓先使用核武,美國隨後反擊
模擬假想北韓面臨國內外經濟壓力,為了取得和美國及南韓談判的有利條件,出於威嚇目的動用核武,朝南韓沿岸發動攻擊。
美國應南韓的要求展開反擊,並對北韓可能有洲際彈道飛彈及核彈的基地等設施,使用小型核武攻擊。
在這個想定中,受攻擊地區人口的27%、約1萬1000人將在數個月內死亡;另推估有1萬6000人到3萬6000人因長期影響罹癌死亡。
●美國先發制人使用核武,北韓使用核武反擊
模擬假想因為北韓持續試射可能威脅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美國總統基於國內政治壓力,決定對北韓的核武系統發動攻擊,先發制人。
北韓隨後對南韓和日本的美軍基地使用核武反擊,中國也因為憂心北韓會被美國控制而介入,美中互相朝對方軍事設施發動核武攻擊。
在這個想定中,受攻擊地區人口的33%、約210萬人將在數個月內死亡;另推估48萬人到92萬人因長期影響罹癌死亡。
●恐怖分子在日本主要都市使用小型核彈
模擬假想恐怖分子為了獲得關注,走私小型核武在日本都市發動攻擊。在這個想定中,受攻擊地區人口的25%、約22萬人將在數個月內死亡;另推估會有41萬人到56萬人受長期影響罹癌死亡。
●俄國先使用核武後,美國再使用核武反擊
模擬假想由於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情勢升高,美國應日本和南韓要求,在日本海的潛艦和船艦上部署搭載核武器的轟炸機。
俄羅斯於是對日本的美軍基地,以及日本海上的船艦發動核武攻擊。美國則對俄羅斯東部的基地使用小型核武反擊。
在這個想定中,受攻擊地區人口的36%、約29萬人將在數個月內死亡;另推估1萬4000人到8萬5000人受長期影響罹癌死亡。
報告書指出,「先發制人使用核武器後的數日之內,就可能升級為世界性核戰。即使再怎麼謹慎估算,動用核武就意味著將發生人道的、政治的及社會的悲劇」。
此外,動用核武的原因通常出自於敵對國家之間誤解對方的意圖,或是缺乏溝通。報告書指出,因此擁核國家之間必須維持必要溝通管道,以避免誤判。(譯者:黃名璽/核稿:戴雅真)1120408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模擬結果顯示,即使受害有限的情況,從使用核武器後數個月內,受攻擊地區至少會有25%人口死亡。RECNA表示,「必須正視使用核武器的風險,修正仰賴核嚇阻的安全保障框架」。
模擬共假想5種情況,分別是中國使用核武後,美國使用核武反擊;北韓使用核武後,美國反擊;美國先發制人使用核武,北韓在反擊時使用;恐怖分子在日本主要都市發動核武攻擊;以及俄羅斯使用核武後,美國使用核武反擊。
●中國使用核武後,美國使用核武反擊
模擬假想中國國內對領導中心反感升高,中國領導中心為轉移國民關注焦點攻擊台灣防衛設施,而台灣方面在美方軍援下反擊,情勢因而升溫。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對美方進一步參與戰事感到憂慮,判斷僅使用一般武器難以獲勝,決定朝駐紮在日本及南韓的美軍基地及船艦使用核武。美方受攻擊後,針對中國可能有洲際彈道飛彈及核彈的基地等設施,使用小型核武反擊。
在這個想定中,中美雙方共使用24枚核武器。受攻擊地區人口的35%、約260萬人,將在數個月內死亡;另推估約9萬6000人到83萬人,將受放射線及飛散放射性物質長期影響罹癌而死。
●北韓先使用核武,美國隨後反擊
模擬假想北韓面臨國內外經濟壓力,為了取得和美國及南韓談判的有利條件,出於威嚇目的動用核武,朝南韓沿岸發動攻擊。
美國應南韓的要求展開反擊,並對北韓可能有洲際彈道飛彈及核彈的基地等設施,使用小型核武攻擊。
在這個想定中,受攻擊地區人口的27%、約1萬1000人將在數個月內死亡;另推估有1萬6000人到3萬6000人因長期影響罹癌死亡。
●美國先發制人使用核武,北韓使用核武反擊
模擬假想因為北韓持續試射可能威脅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美國總統基於國內政治壓力,決定對北韓的核武系統發動攻擊,先發制人。
北韓隨後對南韓和日本的美軍基地使用核武反擊,中國也因為憂心北韓會被美國控制而介入,美中互相朝對方軍事設施發動核武攻擊。
在這個想定中,受攻擊地區人口的33%、約210萬人將在數個月內死亡;另推估48萬人到92萬人因長期影響罹癌死亡。
●恐怖分子在日本主要都市使用小型核彈
模擬假想恐怖分子為了獲得關注,走私小型核武在日本都市發動攻擊。在這個想定中,受攻擊地區人口的25%、約22萬人將在數個月內死亡;另推估會有41萬人到56萬人受長期影響罹癌死亡。
●俄國先使用核武後,美國再使用核武反擊
模擬假想由於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情勢升高,美國應日本和南韓要求,在日本海的潛艦和船艦上部署搭載核武器的轟炸機。
俄羅斯於是對日本的美軍基地,以及日本海上的船艦發動核武攻擊。美國則對俄羅斯東部的基地使用小型核武反擊。
在這個想定中,受攻擊地區人口的36%、約29萬人將在數個月內死亡;另推估1萬4000人到8萬5000人受長期影響罹癌死亡。
報告書指出,「先發制人使用核武器後的數日之內,就可能升級為世界性核戰。即使再怎麼謹慎估算,動用核武就意味著將發生人道的、政治的及社會的悲劇」。
此外,動用核武的原因通常出自於敵對國家之間誤解對方的意圖,或是缺乏溝通。報告書指出,因此擁核國家之間必須維持必要溝通管道,以避免誤判。(譯者:黃名璽/核稿:戴雅真)1120408